寒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秋分过后,寒凉渐重,此时,要重视养肾。
很多人,秋冬体虚易生病,多是肾气不足所致。
因此,在秋分过后,就要有意识的养护肾脏的健康。
一旦出现三个异常,需要好好养护肾脏了
1、排尿异常
肾脏好,则尿液清澈、淡*色、异味小。
若肾受损,则会出现尿液泡沫多,久久不消失。
此外,还会出现尿液太多或太少,夜尿增多,尿液颜色深如浓茶,异味重等。
2、晨起没劲儿,精神差
如果,晚上没有熬夜,清晨起床后,却没劲儿,乏力疲惫,精神较差,则需要警惕肾脏损伤,导致阳气不足,*素堆积,便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的感觉。
3、眼睑处浮肿
肾脏,是负责水液代谢的器官。
在晨起会发现眼睑处浮肿或两脚水肿,就要考虑肾脏是否出现了异常。
秋分过后,重养肾,少碰二物,常按三处,做好四事,勤动五处
少碰二物
1、酒饮
天气越来越寒凉,很多人会选择饮酒暖身。
然而,长期大量饮酒,对于肾脏的损害,十分严重。
一方面,喝酒会出现血肌酐增高,是肾功能损伤的强烈信号。
另一方面,喝酒还会导致血压升高,长期血压高会导致体内水钠失衡,肾脏代谢负担加重,还会导致血流速减缓,造成肾脏缺氧缺血,加重肾脏纤维化。
因此,想要养护肾脏,一定要少喝酒,少喝酒,滴酒不沾才是最好。
2、饮料
想要肾脏好,饮料也要少喝。
长期喝饮料,会导致体内尿酸堆积越来越多,严重损害肾脏健康。
长此以往,肾脏会承受不住,易出现血尿、肾衰竭、肾衰竭,甚至尿*症。
常按三处
1、足底
人体的足底,有很多的穴位经络。
经常按揉足底,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想要保养肾脏,可以经常按摩足底的涌泉。
这个穴位直通肾脏经络,补精气,防早衰,缓解肾亏带来的身体不适。
涌泉穴,属于肾经的第一穴位,能够把精气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经常按揉,可直通肾脏经络,温补肾阳,缓解身体不适,固本扶正,延年益寿,同时,也能够让肾精变得更加充足。
2、腰部
肾,位于腰部。
经常按摩腰部,是保护肾脏最直接的办法。
将搓热的手掌放至腰部,上下搓揉腰部,直到腰部发热为止。
坚持每天早晚一次,可补肾纳气,缓解腰肌劳损、腰酸背痛的情况。
3、耳朵
肾开窍于耳,人体的耳朵,也被称为“肾开关”。
经常搓搓耳朵,可通经活络,补肾养肝,有助于强健肾气。
做好四事
1、晨起,喝水排便
一日之计在于晨,养肾,也要从清晨开始。
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可促进肝肾排*。
喝水后,及时排便,可减少肾脏负担,有利于肾脏健康。
需要注意,清晨一定不要憋尿,有尿及时排,否则会损害肾脏。
憋尿最直接的危害是导致尿路感染,细菌易沿着输尿管上行,引起肾盂肾炎。
所以,清晨不要但要喝水,促进肾脏排*,还要及时排尿,减少肾脏的负担。
2、白天,喝点茶水
白天,可以多喝点茶水。
饮茶,是养肾最简单的方式之一。
茶水可冲淡尿液,促进肾脏排*,减少肾脏负担。
蒲公英、玉米须、枸杞、桑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3、饮食,加点黑色
五色养五脏,多吃黑色,可滋补肾脏。
黑豆,被誉为“肾之谷”,可补肾强身。
黑芝麻,补肝肾、润五脏,有益肾脏健康。
桑葚,滋肝补肾、滋阴、养血、黑发、延缓衰老等。
黑枸杞,补肾益精、生津止渴、活络通经。
4、睡前,热水泡脚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
睡觉前,多用热水泡脚,可缓解疲劳,促进睡眠,更有益肾脏健康。
肾经,来于脚底,足部的保暖,对于保护肾脏健康,十分重要。
因此,经常用热水泡泡脚,有助于肾脏健康,还可温补肾阳。
经常泡泡脚,可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穴位,有益肾脏健康。
泡脚一定要泡透,泡脚水,温度38℃-40℃左右为宜。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泡到微微出汗即可。
泡脚水中,还可以加点生姜、花椒、桂皮等,一起泡水,效果加倍。
勤动五处
1、踮脚
踮踮脚,在室内也可以进行,有益肾脏健康。
两足平行,足距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掌贴于裤缝,手指自然张开。
脚跟提起,连续呼吸9次,然后慢慢落下,反复运动10分钟左右,即可。
2、深蹲
深蹲,每天练5组,一组20个左右,这样有利于无氧与有氧的结合,促进肾及血管对于氧气的摄取,有利于肾脏健康。
3、叩齿提肛
每天早晨醒来之后,叩齿次,然后,使用舌头来舔住上腭的齿龈,不停的咽口水。
吸气的时候收缩肛门,呼气时松弛,肛门连续50次,此方法能达到补肾气和益精之效。
4、抖动
双手握拳,拳心虚空,拳背轻贴肾俞穴,利用抖动按摩穴位。
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可激发肾气,起到补肾之效。
5、握固
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的根部。
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
握固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平时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都可以握固。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