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医生自己以前就有泌尿系结石。发作起来,痛不欲生。体外碎石才治疗好的,治疗后关键靠预防。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统从上面这个图,我们可以看见,泌尿系包括最上面的两侧肾脏,中间的输尿管,和下面的膀胱。肾脏产尿,输尿管是输尿通道,膀胱储尿。泌尿系统担负着人体“下水道”功能,排泄代谢废物。泌尿系结石,顾名思义就是体内形成的“石头”堵在肾脏,输尿管或者膀胱里了。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现如今,受泌尿系统结石疾病困扰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其中尤以中青年患者最为常见,发病年龄高峰在25岁~40岁。因为很多人对该病认识不足,以致结石反复发作、反复感染、反复就诊。
那么,为什么会“长石头”呢?
泌尿系结石的病因很复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饮食与生活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吃得好而运动少,造成脂肪过量储存、糖分增高、蛋白质超标及草酸积存过多,极易使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体并在局部生长、聚集,最终形成结石。此外,天气炎热、出汗多、尿液浓缩及饮食中含有过多的矿物质成分如草酸盐、尿酸盐等,均易助推结石的产生。
如何尽早发现泌尿结石呢?
如果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医院就诊:
疼痛:当结石刺激到肾部、输尿管粘膜时就会引发疼痛;当结石堵住输尿管,肾部就会发生收缩、痉挛,这种肾绞痛通常难以忍受。发作时,有手叩击后腰部,如果疼痛加剧,那么肾结石八九不离十了。
血尿:当结石和肾脏、输尿管黏膜摩擦,使黏膜下的血管发生损伤破裂,血从破损处流出,伴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出现尿血症状,肉眼看尿液颜色变红。
体外碎石千奇百怪的结石,该如何治疗呢?
做个B超就可以看出结石的大小和位置了。
像芝麻大小的泥沙样结石,一般可采取保守治疗,建议:多喝水、运动或药物排石。
绿豆大小的输尿管结石,在表面光滑,无粘膜组织包裹,肾脏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注意:医院指导下进行碎石。
对梗阻时间较长,结石体积大于*豆的输尿管结石,可以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将纤细的输尿管镜通过尿道插入输尿管内,用钬激光将结石击碎排出。由于经自然腔道内手术,术后无伤口、恢复快。
豌豆大小的输尿管上段或肾结石,为病友们选择的是对肾脏基本无损伤的输尿管软镜碎石。
传统开放取石(开腹手术)由于创伤大,目前已极少采用。
预防泌尿系结石,做到以下4方面。
一、大量饮水:无论结石属于哪一类,重要的预防之道是多喝水。水能稀释尿液,并防止高浓度的盐类及矿物质聚积成结石。一般每天应确保饮水量~毫升,就是ml水杯5杯以上。尤其是睡前及半夜饮水,效果更好。
多喝水二、不能吃富含草酸盐的食物:大约八成以上的结石属于草酸钙结石,因而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豆类、甜菜、芹菜、巧克力、葡萄、青椒、香菜、菠菜、草莓及甘蓝菜科的蔬菜。也要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茶、巧克力、无花果干、羊肉、核果、青椒、罂粟子等。
三、多吃富含枸椽酸盐的食物:枸椽酸盐是一种尿石症形成抑制物质,可预防结石的形成,提倡患者多吃富含枸椽酸盐的食物,如柑橘、葡萄、柚子、牛奶、玉米、全谷、小麦,辅以尿石清冲剂或枸橼酸合剂,玉米须提取液等。
四、多活动:喜静懒动的人容易使钙质淤积在血液中,而运动能帮助钙质流向骨骼。多跺脚,平时多跳绳,可以促进小结石的排出。可以多在原地跺脚,使身体处于震动状态,帮助结石排出。
五、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建议每年能够接受一次泌尿系B超检查,以发现是否存在结石。对于既往已经有结石的患者,至少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和尿液常规检查,主要目的在于观察结石有无继续增大,位置有无变动,以及是否存在增加结石发生的尿路感染。
吴医生建议:重视泌尿系结石,如结石长期存在体内,不仅可导致肾衰竭的不良后果,还有癌变的可能,所以发现泌尿系结石后应积极处理,医院,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结石患者平常还要注意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养成多喝水不憋尿习惯。多喝、多尿有助于细菌、致癌物质和易结石物质快速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