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尹传东
“谢谢,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重获新生!”。9月10日上午,患有终末期心脏疾病的李先生在接受心脏移植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顺利闯过了感染、排异和营养等关键环节,身体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康复出院。
47岁的李先生,原本是一个健壮的汉子。三年前,他开始出现心悸、气喘、胸闷等症状,经过心脏彩超等检查提示他的心脏比正常人大2倍,但左心室的射血分数仅为正常人的1/3,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
同时李先生还被查出患有输尿管结石、肾积水等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加重,医院反复住院治疗都不见好转,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4个月前,李华出现头晕、憋闷症状,甚至无法行走,连平躺着睡觉都非常困难。医生这时告诉他,他的扩心病已发展到终末期,心脏肌肉本身收缩功能出现了无法逆转的改变,心力衰竭,心脏移植是他能活下来的唯一办法。
病情变化随时可能危及生命,但心脏移植需要有合适的心脏供体,可等到合适的供体谈何容易!李先生医院成功实施了重庆市首例OPO心脏移植手术后,一边在该院心血管外科靠药物维持着生命,一边焦急的等待着心脏供体的消息。
幸运的是,一个月前,他终于等来了合适的移植心脏,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接到报告,医院一名病危患者家属愿意捐献患者器官。经过对捐献者严格的临床评估和脑死亡判定,确认其符合捐赠条件。在重庆市遗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协调员的全程见证下,按照国家人体器官捐献的法规要求,医院将捐献器官信息录入COTRS系统(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进行器官自动分配。终于,医院心血管外科资源库里,李先生成功匹配。
匹配成功后,医院心脏移植医院心脏移植工作预案,经多个科室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取心”、“传心”和“植心”手术和保障方案,确保手术成功开展。7月30日下午5时,医院的帮助下,医院心血管外科成功将心脏移植进患者的胸腔。“在医院和社会各界的通力配合下,在2小时50分内,我们就将供体心脏移植到受体的体内,从而大大减少了心脏冷缺血时间。”据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马瑞彦介绍,由于心脏冷缺血时间不到3个小时,心功能比较好,术后心脏很快自动复跳,心跳血压等都很满意。
经过术后一个多月康复治疗,李先生身体的各项机能迅速恢复,顺利带着这颗凝聚着无数人爱心、善心和关心的健康心脏康复出院,重新踏上人生新旅程。
据了解,医院作为国家卫健委批准的、重庆市唯一一家具医院,于年12月15日,该院心血管外科心脏移植团队在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获取一枚心脏,成功实施重庆市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后,又于年7月30日,将一颗23岁的“鲜活”心脏移植到患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李先生体内,这也是通过OPO获取心脏,在重庆开展的第二例心脏移植手术。此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重庆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和多学科联合诊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重庆在终末期心脏疾病或重度心脏创伤的治疗保障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多的患者受惠于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