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见习记者刘宇峰通讯员黎娜
近日,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简称“龙岗妇幼”)儿童康复科护理人员成功开展了第一例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帮助1岁大、患有神经源性膀胱的患儿告别了长期携带“尿管”的烦恼,促进其膀胱功能恢复和身心健康。
“宝宝没办法自主解小便,只能插着导尿管,我们做家长的看着就心疼。”患儿家长焦虑的说道。该患儿因“基因性脑病、全身发育迟缓、神经源性膀胱”来到龙岗妇幼儿童康复科住院治疗,医院做了双侧输尿管支架取出术,术后依赖留置导尿管排尿,拔除留置导尿管后仍饱受神经源性膀胱常见症状——尿潴留的困扰。
尿潴留主要是指尿液在膀胱里停留,而不能随患者的意愿排出身体。据儿童康复科主任吕智海介绍,“尿潴留利于细菌繁殖,若长期受到炎症的感染容易引发尿路疾病,伤害到肾脏。此外,尿潴留易使膀胱内的内压升高,如果尿液沿着输尿管逆流而上,可能造成肾盂积液,甚至引发慢性的肾功能衰竭。”
患儿入住龙岗妇幼儿童康复科病房后,医护联合评估,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康复锻炼计划。护士通过膀胱叩诊后发现患儿膀胱充盈明显,家长也表示宝宝已经近6小时没有排过尿。综合考虑方便患儿活动、减少泌尿系统感染、降低不适感等因素,护士建议采用清洁间歇性导尿的方式帮助患儿排尿。
“简单来说,就是将一根无菌的中空导尿管,从尿道插入膀胱,从而把尿液从膀胱放出,以缓解尿潴留的情况。”病区护士长胡素芬耐心地向患儿家属解释道。征得其同意后,在胡素芬的带领下,依次完成测量膀胱尿液余量和压力、制定合适的饮食、饮水计划等工作后,医院首例间歇性清洁导尿技术。
审读:喻方华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