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急性脊髓损伤尿路感染的治疗
TUhjnbcbe - 2022/6/2 23:02:00

摘自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4月第19卷第4期,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与临床康复指南。

急性期每1~2天尿检1次,亚急性期每周1次,慢性康复期每月1次。利尿可能影响尿常规中白细胞的数量。

常规措施:加强营养,增强自身免疫力,采用利尿、尿液酸化、定期更换或尽早拔除尿管、降低膀胱内压力、避免输尿管返流和减少残余尿等预防感染的措施。

无症状性菌尿一般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细菌药敏结果进行适当治疗:①病区内特殊微生物造成的院内感染,需控制性治疗;②具有出现严重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如免疫功能缺陷;③需接受泌尿系手术的患者。

在抗生素给药之前完成尿细菌学培养,在发热患者中(尤其寒战时)及时留取血培养标本。症状轻者选择口服给药;发热患者(尤其血培养阳性)应该采用静脉用药。

经验性用药时,首选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

重症感染(尿脓*血症)患者,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者为多重感染可能性大,经验性治疗应使用抗假单胞菌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必要时联合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多以72小时为疗效评估周期。轻症者通常治疗7天;重症或血培养阳性者一般治疗14天。

加强对膀胱病理生理改变的处理措施。

留置的尿管定期更换。间歇导尿时选用亲水性、低摩擦系数的尿管,以免尿道损伤或反复插管加重感染。

在无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情况下,每次导尿时膀胱容量不要超过尿动力学检查确定的安全膀胱容积(即膀胱压达到40cmH2O时的膀胱容积,通常不超过ml);反之则需使用膀胱松弛剂抑制逼尿肌过度活动,增大膀胱容积,否则会因为膀胱过度膨胀和高压加重感染。、

对感染较重者,建议暂时使用留置尿管持续引流膀胱,消除残余尿,有助于感染控制。

复发性尿路感染者,要警惕膀胱压力过高、残余尿过多、膀胱输尿管返流等病变的存在。

及时行尿动力学检查或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根据结果调整排尿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急性脊髓损伤尿路感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