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生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或由于药物作用,尿中某些成分沉积,就可能在肾脏形成结石,叫肾结石,肾结石进入输尿管就叫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与肾结石同属于上尿路结石,大约90%的输尿管结石源于肾结石,有10%结石是输尿管狭窄、畸形等原因导致尿中某些成分在此处沉积形成结石。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一种常见疾病,占泌尿系统结石的33-54%,全球发病率4-15%,呈不断上升趋势。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男性,中老年人群,家族病史,伴有肾结石和各种慢性病(如慢性肾病、慢性心血管病、慢性胃肠病),不良的饮食习惯,肥胖等。大部分输尿管结石是肾结石排石过程中,通过输尿管向下活动,结石排出不畅,并以输尿管下1/3处最多见,结石卡出后导致输尿管直接损伤、梗阻、从而引发后继病变。
一、什么是输尿管
输尿管,人如其名,它就是一条水管,主要用来运输肾脏产生的尿液。
二、什么是输尿管结石
结石一般出生在肾里面,所以取名肾结石,如果它跑到输尿管里面,就改叫输尿管结石。结石还是那个结石,换了个地方换个名字而已。
输尿管有着瘦长型的身材,被人为分成上中下三段。
三、输尿管结石都有哪些症状
腰部绞痛:肾绞痛是输尿管结石的典型症状,通常是突然发生一侧腰背部剧烈疼痛、胀痛。同时可以出现下腹部及大腿内侧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面色苍白。坐卧不宁,非常痛苦。有些人表现为腰部隐痛、胀痛。疼痛之后,有些结石较小的患者可以发现随尿排出的结石。血尿:约80%患者出现血尿,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够肉眼发现尿是红色的,大部分只有通过化验尿才能发现。肾积水(通过医疗器械辅助检查可见):结石堵塞了输尿管,尿液排出不畅,造成肾积水,可出现上腹部或腰部胀痛。有的肾积水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其他:1)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时会出现恶心、呕吐,小便不好解(总是想解小便又解不完)等症状,2)合并尿路感染时发生寒战、发热。四、怎么处理输尿管结石
处理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的方法差不多,主要是三板斧:喝水吃药观察、体外排石、手术。
输尿管结石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关键看三点:1.如果结石小于6mm
无论结石在输尿管的哪一段,既然它不大,还是有比较大的机率可以自己排出,小于0.6cm的结石,排石率高达80%以上。
有哪些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排石呢?
①多喝水,产生更多的尿液不断地冲刷着结石,让它更快地往下掉。
②多运动,重力的作用也能让它更容易排出。
③然后服用一些扩张输尿管的药物辅助排石。
要多留意有无结石排出,即使没有再痛了,如果没有看到结石排出,最好2周左右复查一次彩超或者腹部ct,看一下这家伙还在不在。千万不要麻痹大意,以为不痛了就不用管了。
其实最可怕的就是那种不痛的结石,它极具心机,为了不让我们发现它,它就静悄悄地躲在输尿管里,挡住部分尿液的去路,使肾积水慢慢增多,导致肾功能一点一点得变差,就是因为这个慢,我们没有任何不舒服,除非定期体检,否则很难发现它。
这种小结石能不能做体外碎石呢?也是可以的,打碎点相对容易排出。但是太小的结石(小于3mm)不好碎,就好像大炮打蚊子,有时候无可奈何。
2,如果结石>6mm、≤10mm
这种结石想让它自动自觉排出来比较困难,既然软的不吃,那我们就来硬的。包括体外碎石、输尿管镜(硬镜、软镜)、经皮肾镜等等。
①如果结石在输尿管上段,可以优先考虑体外碎石。因为上段结石,体外碎石容易瞄准。
所以碎石成功率还行,也比较省事,毕竟费用不高、不用住院、不用麻醉,做完拍拍屁股走人。如果体外碎石效果不理想,可以选择微创手术,例如:输尿管镜。
②如果结石在输尿管中段/下段,可以优先选择输尿管镜碎石。因为在这个地方,输尿管镜碎石的成功率、碎石效率更高。
当然,如果害怕手术,嫌住院麻烦,选择体外碎石可以吗?可以,毕竟体外碎石的优势摆在那里,但成功率比上段结石的降低一些。
3.如果结石大于10mm,可以直接做输尿管镜碎石。可能会有石友问,这种情况还可以做体外碎石行吗?并不是绝对不行,这种情况最好做个泌尿系统的ct检查,了解一下结石的硬度,如果硬度低的,代表着这颗结石可能是个“软柿子”,也是可以考虑做体外碎石的。如果肾积水比较多(中度肾积水或者重度肾积水),无论结石在哪一段,建议做输尿管镜碎石或者经皮肾镜碎石。
为什么不选择体外碎石?因为积水多证明了结石堵在这里的时间长,时间一长,结石和输尿管就容易产生感情,有了感情自然难分难解(其实就是结石长时间炎症刺激输尿管黏膜增生包裹),即使结石被打碎了,也不见得排得出来。
有一些小结石,例如四五毫米,一天剧烈疼痛好几次,已经好几天了,复查彩超结石依旧纹丝不动。这种情况考虑输尿管比一般人狭窄,即使是小结石也不容易排出。所以也考虑要干预了,体外排石也好,输尿管镜也罢,早点处理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