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医心向* 浙江有温度的好医生征文)
母亲在杭州的“签约医生”
8月上旬,92岁的母亲将到浙医院(医院)来小住几天,这是今年5月4医院泌尿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晓*为我母亲更换左肾双J管后的医嘱。
三年前,母亲因右肾小结石、左肾多发结石伴积水且左侧输尿管也结石的病情,于年6月26日入住浙医院,前后达16天。期间,由*主任亲自为89岁的母亲做了左肾局部浸润麻醉的碎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术后的半年时间里,母亲小便次数正常,没有了一次性难以解尽的窘况。
说起母亲这对双肾可谓多舛,51岁那年因右肾结石大出血,最终做了大手术,医院这一住便是27天。61岁那年因肾盂肾炎,在X光透视中见其右侧手术处,残留一枚2公分长的断手术缝针,医院免费取出了那枚隐藏于腹腔内早已生锈的断缝针,从而解除了她手术处一直隐隐作痛的苦楚,这一住又是30天。
然而,这次左肾局部浸润麻醉的碎石术的半年后,母亲的小便又出现不正常了。
抑或因为小便次数过多,年1月20日黎明,母亲起床小便时不幸摔到,造成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医院手术不当,造成其下肢瘫痪。
随后,由于母亲躯体内放置了长达三个月的导尿管,再加上脊椎神经系统损伤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致使她尿路反复感染,渐渐地由肾积水走向肾衰竭的死亡之路。
年7月4日,医院康复治疗已四个半月的母亲,第二次住进浙江省中医学大学二院泌尿外科,温和文雅且没有一点大咖架子的*晓*主任,领衔这个优秀团队会诊后认为,母亲体内的钙质代谢差,所以导致频繁的肾脏结石。最后该医院王小勇副主任医师所采取左肾插双J管的医术。而这次省中医学大学二院四个月的住院中,母亲还跨科进行针灸及盆底康复等治疗,得到这些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照。
出院后,每到三个多月左右,我单程驱车一个多小时,医院接来,到该院泌尿外科入住一天。而每次换管,大多由*主任亲自操作,他精湛的医术,使母亲不仅一点也没有感觉到下身放着管子的不舒服状,而且有效地控制了肾脏的病情发展。
如今,母亲由专人陪护,一日三餐吃着供给制,品味人间的五谷杂粮,还思路清晰地唠叨前朝后代的那些轶事。
(此照于今年7月10日由大妹子观英探望时所拍摄)
而今年5月这次换管,穿着印哥蓝手术服的*主任特地走出门外告诉我:发现老太太膀胱也有结石,下次来换管子时,一并给膀胱结石也拿掉,但需要住上两三个晚上。
两年多来,医院前后已换了7次管子,其中5次是出院后我特地送来的。事前,我均与*晓*主任
唉!人生难以预测,寿数更是如此。遇见这家被誉为浙江省尿石医院,是母亲在患难中交的好运,而认识*晓*主任这样负责任的医师,更是母亲的福气……
(亦谨以此文纪念于年7月23日去世、享年92岁的父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