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扩张?不要紧张!
B超单上说的“肾盂扩张”,许多准妈妈都对其不解,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肾盂”是什么。
或者一提到“肾”,有些妈妈们就觉得会影响将来儿子的“性福生活”。
先看看下图。画图水平有限,不足地方请大家脑补。
(Emm……好像和鱼也有点像……)
先说人话,因为孕妈妈们正处于身怀六甲、智商打折、情商缩水的阶段。(你们不准打我~~~)
正常胎儿肾盂轻度扩张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两个:
1.准妈妈们水喝得太多。
2.胎儿膀胱过度充盈,压迫输尿管。
简单吧?也就是说因为妈妈或者宝宝水喝多了或是尿排少了,导致宝宝的肾盂因为压迫代偿性地变大了。
肾盂扩张:
正常胎儿肾脏的集合系统可有轻度分离,分离径可达6毫米,而胎龄大于30周后肾盂扩张≥10毫米或存在肾小盏扩张则为肾积水。
尽管在诊断标准上存在争论,但对一些原则仍趋向一致:
(1)肾盂扩张4mm,大多数胎儿为正常胎儿。
(2)5~10mm,或者有膀胱扩张、输尿管扩张、肾盏扩张或仅可显示肾盏的肾盂扩张(Ⅱ度肾盂扩张),应在以后妊娠过程中随访观察监测。
(3)10mm以内,肾盂/肾脏前后径之比小于0.5,且胎儿无其他异常发现,那么产后出现临床相疾病的可能性较低。
(4)10mm,出现肾脏病理情况的可能性明显增加。产后应行肾功能检查及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除外梗阻和膀胱输尿管返流。
(5)产后随访原则:最好于产后5~7天进行,因为此时期新生儿已不再受母体*体酮类激素影响而致平滑肌松弛,其轻度肾盂扩张此时已消失;但在出生后的头48小时内,由于新生儿有轻度脱水,如果出生后立即行肾脏超声检查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大部分的肾盂扩张都是生理性的,而且虽然超声仪器的进展对泌尿系统畸形诊断更准确,但其假阳性率却较高,据报道可高达39%~52%。
在无其他结构异常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胎儿肾盂扩张不应作为羊膜腔穿刺指征。
所以10mm以下,都只要保持随访就好了。
啥叫“随访”?
就是有不舒服、有到产检日期、有空、还有就是特医院看看。
那么妈妈们就要说了:“我就定期检查就好了嘛?我难道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吗?”
的确不需要你特别做什么。
在宝宝一次次的检查过程中,有可能还会长好的。
有研究表明,70%的胎儿,在2小时内,经过多次重复的观察,胎儿肾盂可小可大,会出现“正常”及“异常”的转换。
就算是10mm的肾盂扩张、或者叫肾盂分离引起的梗阻也有可能等宝宝分娩以后自己长好的。
看到了吗?
记住了哦~!
也有可能生出来以后就自己长好的哦~!
那万一生出来以后也没长好怎么办?
嗯,没关系,即使这样你也可先买2斤小龙虾啃啃再着急。
因为就算没长好也不会影响他的肾功能哦~对身体的损伤也不一定存在的。
最极端的情况就是要通过手术来干预了。
但新生儿期去做的这个“手术”,也只是一个用很细很细的小管子就能解决的问题哦!
各位吃瓜群众看完以上,应该可以感觉到其实这根本不是事儿啦~!
现在部分孕妈妈们可以拿起有肾盂扩张的报告,把它放放好了,不要老是拿在手里找医生看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