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子宫全切除术后需不需要做盆底康复
TUhjnbcbe - 2021/6/29 2:54:00
刘文斌 http://pf.39.net/bdfyy/bdfal/201217/8505680.html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或压力性尿失禁等。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妊娠和分娩、年龄、肥胖、绝经、慢性便秘、炎症和感染、神经损伤等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因素。

随着妇科手术的日益增多,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医源性病因逐渐得到重视,特别是子宫切除。我国约有15-20%女性因各种疾病切除子宫。目前子宫全切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子宫疾患,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传统的子宫切除术入路有经腹和经阴道两种,近年增加了经腹腔镜子宫切除的微创手术途径。

盆底是封闭骨盆出口的软组织,由多层肌肉和结缔组织构成。盆底组织起着承托包括内生殖器在内的盆腔脏器的作用,使这些器官处于正常位置。

从解剖学角度分析,子宫全切术在切除宫颈的同时,也切断位于盆底中心位置的子宫主韧带及骶韧带,手术操作可引起肌肉、筋膜、结缔组织及韧带等盆底支撑结构的异常;同时,手术操作过程中还必须将膀胱和直肠向下推移,对膀胱和直肠的功能造成影响。另外,在盆底的各种组织中,阴道壁比较薄软,而宫颈组织相对坚韧,宫颈切除后阴道断端承托力薄弱,也影响正常的盆底功能。

从神经支配角度分析,盆腔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交汇于盆神经丛,并分成子宫阴道丛、膀胱丛、输尿管丛及直肠丛,发出众多神经支配各盆腔器官,对控制膀胱及肠道的平滑肌收缩有重要作用。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损伤以上神经,从而影响膀胱、肠道及阴道功能。神经传导受损造成神经性膀胱麻痹,骶髓排尿反射中断,使逼尿肌反射差,影响膀胱收缩及括约肌松弛而引起膀胱麻痹尿潴留。

除此以外,术中结缔组织及血管神经的损伤,可导致盆腔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引起腹压升高时压力不能均等传导,可能是术后尿失禁及排便障碍的原因之一。

Brown等对11个观察对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经历过子宫全切除术的女性有40%出现进行性尿失禁症状,而未进行手术的对照组则无该症状。李环对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术后6—7年,发生压力性尿失禁89例(66.4%)、尿频33例(24.6%)、尿急28例(20.9%)、便秘29例(21.6%)、盆腔器官脱垂11例(8.2%)。

子宫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子宫颈位于阴道顶端,在性交的过程中可分泌黏液以润滑阴道,宫颈周围有重要的感觉神经,是性生活过程中提高感受性、促进性高潮的重要组织。全子宫切除会改变盆底阴道、膀胱、直肠的正常生理位置,使宫颈分泌黏液的功能紊乱,导致阴道干涩、性满意度和性快感降低。

对于子宫全切除术后的患者,术后1个月应尽早进行盆底功能的评估。目前主要采用经阴道(或直肠)电极进行无创、无痛苦的肌电检测技术,结合国际通用的Glazer评估,评估女性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和损伤肌纤维类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盆底康复治疗的方法很多,包括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盆底肌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法等等。子宫全切术有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可能性。经过国内外长期临床研究证实,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软组织损伤、神经损伤、循环改善、性器官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可以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提高盆底肌肉肌力,延缓阴道顶端下移,维持阴道紧缩度,从而在一定程改善性生活质量,整体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是预防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环,魏洪,佘昌明.例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影响的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12(3):-.

2.王海清,刘芳,谌小琴,等.盆底康复训练对子宫切除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3):-.

3.沈叶群,王金矿,张玲.子宫全切与次全切对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影响的对照探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4(17):-.

注:本文是“伟思盆底”原创文章,如需转载烦请联系我们,经授权后方可进行。

让婚姻亮红灯的前5种盆底疾病,你可能已经中招到今天为止你如果还不知道盆底康复,可就OUT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子宫全切除术后需不需要做盆底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