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尿路感染按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输尿管炎),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据不完全统计,40岁以下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8-10倍,未婚女性发生尿路感染约1%-3%,已婚女性高达5%,60岁以上者更高达10—12%。这与女性解剖结构、妊娠、性生活、月经期、应用杀精避孕剂等因素有关。
1、女性的解剖结构有关
1)、女性的尿道很短又直,长度只有5厘米左右,而男性大约有18厘米。再加上男性尿道口远离肛门,而女性尿道口紧邻阴道口和肛门,因此粪便污染的肠道细菌非常容易“串门儿”。无论是阴道还是肛门周围,都有大量细菌,阴道的分泌物也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基,使用菌更容易繁殖。阴道内的细菌和肛门周围的细菌很容易经过开放的尿道口逆行感染,从而引发尿路感染。尤其是在性生活频繁的女性,反反复复的进进出出,不断的摩擦摩擦,更容易将细菌带到尿道口周围或者挤压进入尿道。2)、正常人的尿道口有大量细菌寄生,细菌可上行至膀胱,但膀胱可将细菌迅速破坏,这是因为膀胱有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也就是说膀胱有防御尿路感染的机制。目前认为这种防御机制是膀胱粘膜表面覆盖一层粘液“保护层”,可防止细菌直接与膀胱粘膜接触,加之肾脏不停地产生尿液流至膀胱,最终将细菌冲冼出去,这样就不易发生尿路感染。而女性的尿道短,而且直而宽,尿道括约肌作用较弱,尿道口与阴道和肛门接近,在一些不利因素和妇女月经期、妊娠期、性生活等外来刺激下细菌容易沿尿道口上行至膀胱造成感染。
2、月经期为患此病的高峰期,月经血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因经血中混有很多细菌和微生物,月经期自身抵抗力下降的原因,很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所以经期保持外阴清洁很重要。还有月经期禁止性生活。3、妊娠期孕激素分泌增多致输尿管蠕动减弱,致输尿管平滑肌松弛,膀胱输尿管活瓣关闭不全;妊娠时尿液化学成分的改变有利于细菌生长。妊娠后期子宫增大压迫尿路致尿流不畅等均易诱发感染。4、绝经后绝经期的尿路感染是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随着雌激素降低,阴道黏膜萎缩。雌激素具有维持阴道上皮适当的糖尿贮存,并供应乳酸杆菌的生长,可以维持正常的阴道pH值在4.5或更低,从而减少或抑制尿道口周围致病菌,从而降低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尿道黏膜上皮变薄,角化细胞减少,阴道自洁作用降低,局部抵抗力下降,加之尿道闭合性降低。细菌易于在前庭和阴道内繁殖,易发生阴道炎及尿路感染。5、女性慢性妇科病:女性慢性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及盆腔炎等发生率高,可直接蔓延或经淋巴途径或者分泌物污染尿道引起尿感;产后由于阴道、子宫创伤或导尿可直接导致尿路感染。6、避孕用品:如杀精剂、避孕套和口服避孕药,避孕药的主要成分破坏阴道正常微生物环境而增加细菌尿的发生。7、性生活尿道括约肌作用较弱,性生活时女性尿道口受压、内移或创伤,可将前尿道口周围的细菌挤人后尿道和胱。性交活动可以把前尿道的细菌通过机械性的推挤动作推进后尿道和膀胱。临床上有一些病例,都是房事后发病的,说明了这点。
性生活容易尿路感染主要与以三点有关,1)、其中不洁的性生活是造成女性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性生活时可将尿道口周围的细菌挤压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2)、有些男性的包皮里藏污纳垢,甚至本身就有炎症,双方一不注意性生活前后的清洗,就有可能造成女性泌尿系感染。所以,女性朋友反复发作尿路感染,要想到夫妻同治。3)、性伴侣过多,性生活紊乱,性生活频繁,每次性生活时间过久。
8、憋尿:这是女性常见的不良习惯。尤其是办公室白领,长时间坐着,不仅喝水少,上厕所的次数也少。其实这憋尿却是引发尿路感染的常见原因。
其一,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长,万一有少量细菌侵入,便使其有更多时间繁殖,也有更多时间侵入组织;
其二,膀胱满盈,压力增高,尿液会逆流向上至输尿管,若已有细菌侵入,便会将细菌送到更上游的位置,引发肾盂肾炎。
其三,正常情况下,经过尿液不断的冲刷,可以将尿路内的细菌冲洗干净,减少感染的机会。但是如果长期憋尿,这个冲刷的频率就下降,细菌定植的几率就明显升高。解决之法当然是不憋尿,多喝水,应养成"勤"小解的好习惯。9、其他:如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结石,尿道末端狭窄,逼尿肌收缩力减弱等均可能导致排尿功能紊乱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憋尿、少喝水、缺乏锻炼,抵抗力下降、甚至压力情绪因素都可能会诱发尿路感染。
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专业人员咨询,如本文涉及法律问题或者建议等,请加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