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东是结石患者高发地区,也是“痛”得最多的一群人。日前,医院(以下简称“南海四院”)迎来一个“棘手”的病例,83岁高龄老人,却有一颗“沉默不语”的结石,取石之路,历经2次手术,总算安全取出。
柯伯术后
一波三折,高龄老人的“不痛之石”家住西岸83岁的柯伯,怎么也没想到,自已那颗没有痛过的输尿管结石会给自已惹上这么大的麻烦,在治疗的时候,不但比一般人多花了钱,而且住院时间也比别人长。一般情况下泌尿外科治疗输尿管结石只需要住院2天,可是他这次却足足住了20天,手术过程也一波三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两个月前,柯伯因为“肺炎”住院南海四院呼吸内科,住院期间CT检查发现其“左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左肾重度积液”,输尿管结石大小约25mm*21mm,左肾重度积液。
经泌尿外科苏寒锦主任会诊,建议其手术取出结石解除对输尿管的阻塞,否则病情继续加重,左肾可能就没有功能了。直至此,柯伯才幡然醒悟,原来他早就知道自已有结石,已经好几年了,就是因为平时没有痛过,自已也就以为没什么事,不作治疗,没想到结石在这几年时间里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太可怕了。柯伯听从了医生的建议,肺炎好转后转到泌尿外科准备手术治疗那颗输尿管结石。
“取石”之路,突遇困难年1月13日,南海四院泌尿外科医生团队第一次为柯伯施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这是目前处理输尿管结石常用的微创手术方法,但术中医生发现柯伯输尿管上段位置,在结石下方的管腔已经完全闭锁,输尿管镜无法上去碎石。也就是说,柯伯的这颗结石无法用常规的方法去处理了。出现这种特殊情况,医生给柯伯留置了一条输尿管外支架管,准备行“逆行造影”检查,进一步评估输尿管闭锁的高度及长度,为下一次手术制订方案。
“逆行造影”——高难度微创手术,成功取出经“逆行造影”检查发现,柯伯中上段输尿管弯曲狭窄变形,病变段长约2cm,体表位置与髂前上棘持平。出现这种情况,处理起来就比较复杂了,既要将结石取出来,又要将弯曲狭窄变形部分的输尿管切除掉,以恢复输尿管的正常形态,而且病变的位置又比较特殊,鉴于这种情况,四院泌尿外科的医生团队经过科内讨论,最终决定采用现代腹腔镜微创技术为柯伯治疗,这是另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创伤比开刀手术小,术后恢复也更快,但手术难度也大,要求主刀医生要有过硬的技术才行。
逆行造影显示:左侧输尿管结石的下方,输尿管管腔狭窄弯曲
1月16日,柯伯接受了第二次手术。苏寒锦主任医师率领泌尿外科和手术室麻醉护理团队为柯伯施行“经腹腔镜左侧输尿管上段狭窄闭锁段切除吻合,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在柯伯的左侧前腹壁上只开了三个1厘米左右的小孔,通过这几个孔将狭窄闭锁变形的输尿管切除,重新吻合输尿管恢复它的连续性及顺畅性,同时结石也完整的取了出来,手术历经3个多小时,取得圆满成功。
手术取出来的输尿管结石(左)和切除的输尿管病变组织(右)
生病切莫不可“拖”,不痛结石亦危险2月1日,柯伯顺利出院。出院时,柯伯说:“经历过这次,以后提到结石心里都怕,长结石还是要早点治疗,拖延治疗只会伤害自己的身体,给家里人和自己添更多的麻烦。”
苏寒锦主任提醒:“很多人这样认为结石不痛就没事,其实这种想法是危险的。因为大的结石,位置相对固定不怎么移动,就不容易引起疼痛,但大结石会引发很多的危害:第一,大的结石会对尿路造成阻塞引起肾积水(尤其是输尿管结石),肾积水会使肾实质受压变薄,从而影响肾功能。如果肾积水不断加重最终会引起患肾功能丧失。第二,大结石造成阻塞后,肾里面的尿液无法沿输尿管流下来,会导致患侧输尿管慢慢产生息肉、狭窄甚至闭锁等病变,就像一条河长年没有水流过,河床会长草变窄一样的道理,柯老伯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说,两方面的危害都很大。”
同时,苏主任也提醒大家,检查发现有泌尿系结石,一定要找专业的泌尿外科大夫就诊,听从专业医生的意见,不要盲目服药,延误治疗。早期治疗不但预后较好,治疗起来难度小,手术风险也降低。
END图文
一丁
编辑
李霞玉
责任编辑
*春梅
声明:
1.如需转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