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男性,46岁,有胃溃疡病史近10年。近2个月疼痛加剧且失去节律性,无呕吐,服用多种抑酸剂不能缓解。查体:腹部平软,上腹部轻压痛,可扪及肿块,质硬。为确诊病因应首选
A、大便隐血试验
B、X线钡餐检查
C、幽门螺杆菌检查
D、胃镜检查
E、胃液分析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胃镜检查是一项技术性强、诊断价值很高的检查,其适应证包括:(1)怀疑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需要进一步确诊者。(2)有上消化道不适症状,且临床上又难以确诊者。(3)有上消化道症状经钡餐检查未发现病变,但又需进一步检查者。(4)鉴别胃溃疡是良性溃疡还是恶性溃疡。或者X线钡餐检查提示有胃息肉、胃癌等病变不能确定其性质者。(5)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可在24~48小时内行紧急胃镜检查,确定出血原因,而且还可在胃镜下止血。(6)具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以及怀疑胃溃疡有恶变倾向者,定期复查追踪。(7)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经过治疗后复查。(8)胃手术后残胃有症状者检查和复查。(9)胃内有异物(如硬币、钉子),可在胃镜下用特制网套及钳子取出,或分割处理后排入肠道。
2、患者女性,30岁,胃溃疡穿孔行“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4天,诉腹部胀痛,恶心,停止排气排便。查体:全腹膨隆,未见肠型,全腹压痛,以中上腹最为显著,轻度肌紧张,肠鸣音消失。T37.8℃,P90次/分钟,BP/78mmHg,血常规:白细胞12×/L,中性粒细胞比例0.86;腹部X线平片见肠腔积气及小液气平面。以下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禁食、胃肠减压
B、可适当用-2止痛
C、协助患者取低半坐位
D、及时、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E、应用抗菌药预防感染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可取半坐位,以减轻腹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从患者的“胀痛、恶心、闭气”的症状及全腹胀、肠鸣音消失的体征来看,应考虑患者为“麻痹性肠梗阻”,而-2用于胃肠道、胆管、胰管、输尿管痉挛引起的绞痛,麻痹性肠梗阻不适合用-2止痛。-2即山莨菪碱。
3、患者,男性,47岁。胃大部切除术后第9天,已拆线。今晨患者剧烈咳嗽后,自觉伤口剧痛。护士检查见伤口敷料被淡红色血液渗湿。伤口有5cm长裂缝,未见有肠管脱出,该护士应首先考虑是
A、胃肠吻合口狭窄
B、伤口裂开
C、切口出血
D、切口感染
E、肺部感染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伤口裂开常发生于剧烈运动或咳嗽之后,表现为敷料上出现淡红色液体。
4、患者,男性,53岁,患有胃溃疡出血,经治疗出血停止,病情缓解,粪便隐血试验阴性。如果患者再次发生呕血时,护士应为其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B、头低足高位
C、截石位
D、平卧屈膝位
E、半坐卧位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A
患者呕血时应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
5、患者,女性,30岁,有胃溃疡病史3年,经正规治疗并规律用药后仍发作。在进行入院评估时,护士发现其饮食极不规律,钟爱刺激性的饮食,经常应酬饮酒。请问对该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重点是
A、按时服药
B、癌变的可能性
C、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D、胃溃疡的发病机制
E、学会排解压力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护士发现其饮食极不规律,钟爱刺激性的饮食,这些都是胃溃疡诱因,故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初级护师每日一练1、患者,女,22岁。未婚,宫内孕10周入院。护士在收集资料时可促进有效沟通的措施是
A、在大病房内进行提问,不必回避任何人
B、告诉患者自己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C、当患者谈话离题时打断患者
D、选择在没有其他人员的房间内进行交流
E、用亲密距离进行交流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有效沟通方法包括创造良好沟通环境;学会有效地聆听;重视沟通细节的处理。考虑接收者的观点和立场,避免一味说教。对于该患者的沟通,要注意为患者保密,因此应该选择一个单独的房间交谈。
2、男,56岁,鼻咽癌,进行放疗。护士询问病人“你对放疗有什么想法?”这一问题属于
A、客观问题
B、间接问题
C、开放式问题
D、封闭式问题
E、非指导性问题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你对放疗有什么想法?”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让患者可以自由回答,开放式提问适用于了解对方真实情况。
3、患者程某,男,80岁,因心力衰竭入院。目前吸氧、药物治疗。老人听力略有下降,牙齿完全脱落,语言清晰度下降。与老人沟通时不适当的做法是
A、将患者关键的话予以复述
B、护士对自己的话语适当地重复
C、尽量用开放式问题进行提问
D、注意目光交流
E、运用手势、触摸给患者反馈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患者牙齿完全脱落,语言清晰度下降,提问时应尽量采取闭合式问题,既有助于清晰快速地得到信息,又可以避免老人过度劳累。
4、患者,女,80岁。肿瘤晚期,全身极度衰竭,意识有时模糊。为安慰患者,护士与其交流时应使用的距离是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工作距离
E、公众距离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A
亲密距离是50cm以内距离。当护士进行查体、治疗、安慰、爱抚时,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该患者全身极度衰竭,意识有时模糊,交流时应使用亲密距离。
5、患者韩某,赛车手。一次比赛中不慎冲出赛道,撞到障碍物致使头部损伤,术后仍处于昏迷状态,针对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属于
A、共同参与型
B、指导参与型
C、主动-被动型
D、指导-合作型
E、管理服从型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理人员处于主动、主导的地位,而病人则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的从属地位。即所有的护理活动,只要护士认为有必要,不需经患者同意就可实施。这一模式主要存在于患者难以表达自己意见的情况下,如昏迷状态、全麻手术过程中或婴幼儿等。这需要护理人员发挥积极能动的作用。
主管护师每日一练1、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C.强化因素D.激励因素E.健康相关行为2目标人群在干预前后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程度属于
ABCDE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E
健康相关行为因素指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程度及各种变化在人群中的分布。
2、3卫生服务资源的可及性属于
ABCDE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促成因素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医疗费用、个人保健技术及相应的*策法规等。
3、4目标人群采纳健康相关行为时获得的社会支持属于
ABCDE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强化因素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等。
4、以医嘱的形式对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的是
A、候诊教育
B、随诊教育
C、咨询教育
D、健康教育处方
E、入院教育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健康教育处方:指在诊疗过程中,以医嘱的形式对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
5、医院健康教育的中心是
A、护士
B、医生
C、病人
D、患者家属
E、探视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医院健康教育,又称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教育,是以病人为中心,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个体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康复。
挑灯夜读,只为一战张老师
佟老师
刘老师
董老师
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