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界护理频道(转载已获授权)
导语:有4大区域需注意!年卫生部静脉输液行业标准中推荐:宜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的静脉。成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那么,除了下肢静脉,还有哪些部位不宜作为静脉穿刺的部位呢?本文将结合案例进行讨论,希望给年轻护士以警示。NO.1下肢静脉案例分享:患者,男性,63岁,右输尿管癌根治术后多发转移。-10-30,因突发便血需两路输液,夜班护士分别在患者的上肢和下肢各留置静脉留置针一枚,其中下肢一路为多巴胺微泵维持。-10-31,早上交班时,护士长提醒责任护士之后尽可能不在下肢输液,但当时并没有对患者的两下肢进行比较。根据病情及治疗计划,后拔除下肢留置针,经颈内静脉置管输液。-11-04,早交班时发现患者右侧下肢明显肿胀,血管彩超排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考虑系右侧腹腔肿块压迫导致回流障碍所致。案例警示:临床上,在紧急情况下、难以找到条件好的静脉时,往往以能开通静脉通道为首要条件。但当病情稳定,有条件可以选择时,尽早拔除下肢静脉输液通路。不建议选择的理由:下肢静脉血管压力相对较高,静脉瓣多,针头较易滑动,不易固定。研究证明,下肢静脉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药物外渗及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NO.2有并发症的区域案例分享:患者,女性,63岁,右侧乳腺癌根治术后多发转移。-10-21,患者经左前臂一次性钢针进行静脉输液。经了解,在一次性钢针穿刺下方,实习护士刚刚扎了一针,虽然有回血,但接上液体后就不滴了,于是拔了重新在上方穿刺。案例警示:-10-14,该静脉曾经发生过静脉炎,当时予水胶体透明贴局部贴敷,3天后局部红肿疼痛症状缓解。下图为-10-17所拍的局部静脉情况。不建议选择的理由:按INS的标准,3级及以上静脉炎静脉往往会有条索状改变。因此,对于发生过并发症的区域,如出现静脉炎、感染、外渗、血肿等部位,静脉往往会有疤痕组织形成,不建议再行穿刺,穿刺前需注意做好评估,不要被其外观条件所迷惑。NO.3患侧肢体及手术同侧肢体案例分享:淋巴水肿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患肢水肿、胀痛、麻木、不舒服等。严重者可导致感染及上肢活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下图中的患者在右侧胸壁植入了输液港作为输液通路。不建议选择的理由:如果在患肢打针、抽血导致感染会加重水肿的发生。为降低淋巴水肿危险,患侧上肢尽量避免静脉输液和穿刺,不宜在患侧测量血压,避免患侧肢体搬动、提拉过重物体;做日常家务时需戴防护手套,保持上肢清洁卫生,避免患肢受伤等。另外,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如果一侧肢体偏瘫,也不建议在患肢输液。NO.4其他部位除了以上部位,对于静脉硬化者、静脉曲张影响循环的部位、禁忌部位远端或附近区域的静脉、关节部位,也是静脉输液需要避免穿刺的部位。如下图中的患者是乳腺癌并发上腔静脉压迫征的患者,其双上肢静脉均不宜静脉输液。参考文献:[1]钟华荪,李柳英,等.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第3版).人民*医出版社,.6?投稿邮箱:wxg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