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膀胱癌,其次为肾癌。
肾癌
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透明细胞癌。
一、临床表现
1.早期可无症状。
2.典型症状:血尿、腰痛和肿块。多为间歇无痛肉眼血尿,表明肿瘤已侵入肾盏、肾盂。
3.副癌综合征:20%患者可出现发热、高血压、血沉加快、高钙血症、高血糖、红细胞增多症、肝功能异常等。
4.转移症状:30%患者可出现病理骨折、咳嗽、咯血等。
二、诊断
1.B超:常用的简便无创检查方法,敏感性高。
2.静脉尿路造影(IVU):可见肾盏肾盂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移位或充盈缺损。
3.X线检查:泌尿系统平片(KUB)可见肾外形增大,不规则。
4.CT:增强扫描,是目前诊断肾癌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5.肾动脉造影:肿瘤较小,B超、CT不能确诊的肾癌。
6.确诊用活检,没有活检就选CT。
三、治疗:根治性肾切除术(根治术)是肾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切得多,除了肾还包括附近其他组织器官。
5年生存率:早期局限肾内肿瘤可达60%-90%。
肾盂癌
一、病理:起源于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也叫移行细胞癌)。还有一个膀胱癌也是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
二、临床表现:早期可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这个不特异),偶可出现条形样血块,少数为镜下血尿。
三、诊断:。
1.首选逆行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盂内充盈缺损(指占位性,造影剂打不进去)。
2.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血。
肾盂内充盈缺损+输尿管口喷血=肾盂癌
四、治疗:手术切除患肾+全长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
肾母细胞瘤
1.小儿沁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胚胎瘤或Wilms瘤。
一一对应(题眼):5岁以下的小孩+腹部包块=肾母细胞瘤
2.B超可检出肿瘤;CT和MRI可显示肿瘤范围及邻近淋巴结有无转移;静脉尿路造影可显示肾盂肾盏受压、拉长、变形、移位和破坏。
3.肾母细胞瘤是经腹行患肾切除术、配合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效果最好的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
膀胱肿瘤
一、病理:来自于异性上皮细胞。其中绝大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癌。
TNM分期:最重要的是浸润深度。
1固:T1期浸润粘膜固有层;
2肌:T2a期浸润浅肌层;
T2b期浸润深肌层;
3周:T3期浸润周围组织;
4全:T4期浸润到其它器官。
二、临床表现
1.血尿:膀胱癌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表现为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
2.膀胱刺激征:多为晚期症状。
3.排尿困难:三角区及膀胱颈部肿瘤造成膀胱出口梗阻导致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三、诊断一个中老年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应首先想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
1.X线:膀胱造影可见充盈缺损(占位性),浸润膀胱壁僵硬不整齐。
2.首选:B超。确诊:病理活检(膀胱镜活检);膀胱肿瘤最常见于侧壁和后壁。
3.CT和MRI:可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和内脏转移情况
四、治疗
1.小于T1期: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有蒂的电切。
2.肿瘤大,多发,反复发作,分化不良,浸润较深,T2、T3首选:膀胱全切。
3.剩下的就选膀胱部份切除。
4.T4常为浸润性癌,失去了根治切除机会,可采用姑息性化疗或放疗。
总结一下:T1用电切,T3用全切,剩下的用部份切。
前列腺癌
一、临床表现
1.98%为腺癌,好发于前列腺外周带。
2.前列腺癌是男性老年人常见,一般没有症状。
3.肿瘤较大时可以表现为下尿路梗阻症状,如尿频、尿急、尿流缓慢、尿流中断、排尿不尽、甚至尿潴留或尿失禁。血尿少见。
二、诊断
1.直肠指检、经直肠B超检查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PSA)是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
2.确诊:穿刺活检。
3.前列腺癌容易骨转移。
三、治疗
1.局限的I期癌不需手术,严密观察;75岁以上的也不需手术,保守治疗。
2.局限于包膜内的T1b、T2期可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仅适于年轻、可耐受者。
3.T3、T4期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可行睾丸切除/药物去势+抗雄激素间歇治疗。
睾丸肿瘤
1.婴幼儿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卵*囊瘤(非精原细胞瘤)。
2.睾丸肿瘤里最常见的是精原细胞瘤;自行车选手容易得睾丸癌。
3.精原细胞瘤对放疗比较敏感。
4.少数分泌绒毛膜促性腺素可引起乳房肿大、疼痛、女性化乳房等。
5.睾丸肿块+透光试验阴性进行诊断;血清AFP、HCG有助于了解肿瘤性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尿尿不易,且行且珍惜-
首先来讲一下尿尿需要几步~
小明:3步!进厕所~尿尿~提裤子。
老师:小明,你坐下!
小明:好嘞!
第一招:积攒能量,随时发招
我们都知道,尿液是在肾脏(Kidney)中产生的,尿液产生后会从肾盏流出,沿着输尿管运向膀胱。
输尿管是一段肌性管道,可以自主性收缩,从而把尿液运到膀胱。
当膀胱中的尿液到达一定程度(成人~ml,压力10cmH?O),你的膀胱就开始呼唤你了。
当超过ml,压力达到35cmH?O时,就会有一种“老师,我憋不住了,我要上厕所“的感觉。
当压力达到70cmH?O时,就会有一种”老师,我尿裤子了“的感觉。
第二招:冲动的传导,追寻那一刹那
每次你想尿尿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发生下面的故事:
膀胱:天天这么多尿,老让"我"胀肚子,这都快爆炸了。盆神经,快去报告。
盆神经:好的,老大,我这就向上级汇报。盆神经一溜小跑来到了骶髓中枢。
盆神经:首长,膀胱快爆炸了,请求排空,repeat,请求排空。
骶髓中枢:收到,待命。骶髓中枢将这一情报报告给大脑司令部。
大脑:一晚上睡个觉能报告个5次,行吧行吧,等着,等我到厕所开始执行排尿命令。
尿道外括约肌、尿道内括约肌:拼命收缩,防止排尿。
大脑:到厕所了,执行命令吧~
第三招:打完收工
尿液经过尿道的时候,会进一步刺激尿道感受器,从而加强排尿中枢活动,医学上称为一个“正反馈“的过程。
-想尿尿……前列腺:不,你不想-
上面讲过尿液通过输尿管储存在膀胱中,当大脑传达“小便指令”时,便可即可将其排出体外。当机体进入睡眠状态是,体内代谢速率降低,血流缓慢,流经肾脏的血液也减少了,所以夜间进入膀胱的终尿仅仅约为白天的1/3到一半,尿量为-毫升,正常人夜间排尿一般为0-2次。
所谓的“起夜”指的是夜里因为想去厕所而醒来的次数超过2次。“夜尿增多”说的是夜尿量超过白天尿量,或者夜尿持续超过ml。夜里偶尔起来上厕所并非不正常。
如果真是起夜或者夜尿,就确实需要好好分析一下了。实际上小便异常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尿的次数多,但总量并不多,称之为“尿频”。另一种是尿的次数多,尿量也真的大,称之为“多尿”。造成两种情况的原因也不尽相同。饮水过多
有些朋友习惯于吃夜宵、喝啤酒,或者在9点以后喝水或饮料,当摄入过多的水分时,身体反应性的会加强肾脏的功能,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这完全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对于北方的冬季,天气干燥,室内因为使用暖气湿度更是偏低。这时睡前应该喝少半杯水,床头也应该备有一杯,防止口腔干燥,有条件的家庭可使用空气加湿器。警惕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过多的糖分,已经超出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极限,这么多的糖使得尿液变浓,增高的渗透压能够将肾小管周围的水分“吸入”肾小管中,引起尿量增多。
糖尿病的典型特征是“三多一少”,也就是说吃得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减少,尿量增多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这方面顾虑的朋友要坚持定期体检,做到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年龄增长,需要定期体检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器官功能在逐步衰退,肾脏也不例外,其中更要数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老化显著。重吸收的少了,终尿就随之增多了,尤其是在夜间表现的十分明显,人到了60岁时,白天和晚上产的尿量几乎相等,属于尿量增多,这是生理状况而并非疾病。
然而,老年男性要十分警惕前列腺增生。其实,男人到了50岁左右,多多少少都有前列腺增生,对于七八十岁的老年男性更是普遍。
注: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客观的现象,不一定出现症状,男性在35岁以后前列腺腺体开始出现增生,但大多数人在这个年龄不会因为前列腺增生而出现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体积的不断增大,对尿道和膀胱的影响逐渐显著,才会出现一系列排尿相关的症状,比如尿频、尿急、尿不尽等,此时可以被称为前列腺增生症。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体检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男性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