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肾集合系统的正常变异笔者自己积累总结的
TUhjnbcbe - 2021/1/30 5:07:00

肾实质可分为位于表面的肾皮质和深层的肾髓质,肾皮质厚约1-1.5cm,由肾小体与肾小管组成。肾髓质占肾实质的2/3。可见15-20个呈圆锥形、底朝皮质、尖朝肾窦、光泽致密、有放射状条纹的肾锥体,肾锥体的条纹由肾直小管和血管平行排列形成。2-3个肾锥体合成肾乳头,并突入肾小盏,肾乳头顶端有许多小孔称乳头孔。伸入肾锥体之间的皮质称Bertin肾柱。肾小盏呈漏斗形,共有7-9个,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再有2-3个肾大盏合成肾盂。肾盂离开肾门向下弯曲,约在第2腰椎上缘水平逐渐变细与输尿管相移行。

肾集合系统的解剖变异显著的,肾盏的数目、漏斗的直径、肾盂的大小在正常人之间也有显著的不同,从小到肾内型肾盂到巨大的突出的肾外型肾盂等等。这里我们讲述一些常见的肾集合系统变异,这种变异可能不会引起临床症状。

正常肾盂部位位于肾门内,部分位于肾门处及肾门外,于第二腰椎水平连接输尿管,在梗阻性尿路疾病中,最常见的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多表现为肾内集合系统扩张及肾门外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的扩张。但在极少数的患儿中,我们只见到了肾内集合系统扩张,例如笔者在一次胎儿超声检查中,肾内集合系统扩张前后径达到了15mm,但仍未见到肾门外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扩张,笔者认为这种患儿应该属于肾内型肾盂。

参考文献:

1.彭玉文主编,系统解剖学

2.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

3.李胜利主编,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肾集合系统的正常变异笔者自己积累总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