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下午17:00,新一批援疆医疗队员乘坐的航班停靠在新疆喀什机场。一出机场大厅,迎接他们的就是帕米尔高原那火热的阳光。更没想到的是,“白衣圣人”——年近8旬的吴登云老院长冒着酷暑,从乌恰驱车90多公里,亲自前来机场迎接,援疆队员们备受感动和鼓舞!
(▲新一批的常州援疆队员,左一为田子农)
常州一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田子农就是此行援疆队中的一员,他的目医院。汽车驶上高速,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绵延起伏的群山和戈壁,新疆的广袤与壮阔这个土生土长的江南汉子,感到新奇,又很陌生。
初识乌恰祖国在我心夜晚的乌恰,没有白天的骄阳似火,显得特别凉爽。入睡后,田子农半夜好几次突然醒来,“总感觉口干咽痛,鼻腔还出现血丝”。次日清晨,队员们相互交流,才发现都有相似的感受,原来这里的干燥是需要适应的第一关。
(▲左二为田子农、左六为吴登云)
一大早,援疆队员们不顾旅途劳累,医院对接工作。当地*府非常重视医疗援疆工作,副县长巴合提古丽?杰恩比对援疆队员表示欢迎并提出殷切期望。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田子农心中油然而生,“作为一名泌尿外科医生,必须用实际行动为乌恰百姓谋健康,为常州援疆树形象!”
下午,援疆队员们在当地*府安排下,考察乌恰当地环境。大家来到被誉为“西陲第一哨”的伊尔克什坦口岸,站在哨所,极目远眺,除了荒凉的戈壁还是戈壁。田子农惊讶地发现一副“中国地图”,那是戍边战士用石块垒砌而成,祖国心脏部位的五星红旗显得格外神圣。
途中,田子农偶遇了柯尔克孜族的巡边员。攀谈中得知,由于边境线漫长,克族世世代代一边放牧,一边巡边,每次上山,需住满10天,他们是祖国的流动哨所。吴登云告诉他们:“援疆队员的意义很大,大家放弃舒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边境农牧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某种意义上就是稳定边疆,稳定祖国的大后方。”
长途跋涉义诊暖民心首个“中国医师节”即将来临,援疆队员们准备组织义诊活动向节日献礼。8月15日,天蒙蒙亮,田子农就随队坐上了前往波斯坦列克乡的中巴车。这是一个离乌恰较远的乡,对于刚刚踏上高原开展工作的他们来说,往返八、九小时车程、近20度温差,无不是身体和耐力的考验。
现场人头攒动,数百位农牧民们正翘首等待。“不来到偏远乡村,真无法体会什么叫缺医少药。”田子农感慨,他立即投入到繁忙的诊治中。
让田子农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克族女孩。她清晨就从家里出发,赶到义诊地点时,已是下午1点。“她的眼神里透露出对我的信任和对疾病治疗的渴望。”
原来女孩长期患右侧输尿管肾盂连接部狭窄,右肾重度积水,医院开展手术治疗,但术后肾积水没有明显缓解,右肾绞痛、右腰部酸痛时常发作。
医院求诊,但效果不甚理想。田子农详细问诊并查看以往各种影像资料,综合判断后,告知医院来开展检查和手术,女孩的脸上瞬间绽开了笑容。
整个义诊活动,队员们耐心向农牧民们讲解卫生保健、安全饮食、合理用药等方面的知识,细致为他们检查、解答疑问,充分展示了常州援疆医务人员的专业和奉献精神。
返程的中巴车上异常安静,疲劳充斥着队员们全身。到达驻地时,已过半夜12点,仰望夜空,帕米尔高原闪烁的群星见证了这群白衣天使,他们用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边疆”的铮铮誓言。
技术援疆解病人疾苦医院后,田子农被任命为外科副主任,负责泌尿外科工作。医院医疗人才紧缺,原来仅有的两名泌尿外科医师先后辞职离开。因此,他不仅需处理所有泌尿外科的日常工作,包括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治、会诊等,同时还要为当地培养一名泌尿外科医生。
8月14日,田子农接到重症医学科院内急会诊,克族老汉苏力坦拜克,87岁高龄,患有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伴急性心衰,已半卧位喘息状态。重症医学科为缓解其心衰病情,需进行强心利尿治疗。然而,老爷子已10余小时无法排尿,后尿道狭窄伴大出血,合并膀胱血块填塞,尽管医生们试图插导尿管数次,均不成功。严重的下腹胀满疼痛又加剧了老爷子的心衰病情,生命岌岌可危。
田子农迅速赶到老爷子身旁。考虑其重度心衰,如果此时转院,路途遥远,病情充满风险,“最好的治疗就是及时解除膀胱血块填塞,缓解剧烈的下腹疼痛。”他立刻请示领导,得到支持后,马上与手术室联系。
现实非常“骨感”,医院缺乏膀胱穿刺用的造瘘器和尿道扩张器,甚至连三腔导尿管也没有。如果实施开放手术清除膀胱血块和留置导尿,老爷子的年龄又恐怕无法耐受。医院唯一一副膀胱镜还是5年前购置的,在库房里至今没人使用过。
(▲田子农开展手术)
田子农和手术室护士长找到膀胱镜,加急灭菌,一个多小时后老爷子被推入手术室。局麻成功后,田子农用膀胱镜小心翼翼地扩张后尿道狭窄处并通过,顺利留置导尿管,引出大量的血块和尿液。病情瞬间缓解,老爷子脸上露出轻松的表情,并用克族语言一个劲地说,“肚子舒服了,也没那么气喘了。”
各项指标逐渐好转!由于后尿道出血,将膀胱内血块完全冲洗干净至关重要。仅仅留置导尿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现场又没有三腔导尿管做持续膀胱冲洗,田子农用注射器手工冲洗了一个小时,直到尿液变为清澈。
(▲田子农查房)
8月22日,新疆各族群众进入古尔邦节假期,所有单位放假5天。医院,今天,他给自己安排了5台手术。“一台腹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两台小儿精索鞘膜积液手术……”他说,“患者已经住院,早日手术不仅可以早些缓解病痛,还能为他们节约治疗费用。”
来院两周时间,田子农已开展10余例泌尿外科手术。医院外科主任姚远庆很高兴,期待他能将常见的泌尿外科技术带给乌恰,提升当地的泌尿外科急诊和普通泌尿外科疾病的诊疗能力。
据悉,科室医院里提出申请,希望学习泌尿外科技术。田子农表示,在乌恰援助的一年半时间里,他会牢牢扎根,只要力所能及,将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每一位爱好学习的医生,为乌恰建立一支带不走的泌尿外科技术人才。
(▲出发前的田子农和家人)
让我们为田子农医生点赞
也希望他在遥远的新疆边陲
保重身体,合理安排工作生活
圆满完成医疗援疆任务
文字
宣传科
图片
宣传科
编辑
冯凯
责任编辑
项守奎
邮箱
cz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