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起,长江润发·医院学术带头人,子宫腺肌病保宫之父,主任医师王斌教授就开始专注于子宫腺肌病诊疗。他发明的“弥漫性子宫腺肌病保宫U手术”,目前已累计为超过名子宫腺肌病患者解除了病痛,保住子宫还保留了生育功能。
王斌教授不迷信权威,敢于打破常规。只要有利于患者的事,他都愿意尝试。他创新手术缝合方法、发明数十种专用医疗器械,都是为了提升手术成功率,解除患者痛苦。
王斌教授荣获的与手术相关的20余项国家专利
摸索与尝试:超过5个小时的淬炼“她一来月经就疼得满地打滚,在医院住了好多天。”十几年过去了,王斌教授对首位U保宫手术患者仍然印象深刻,那次手术总耗时超过5小时。如果切了子宫,那位患者的痛苦会很快消失,但她当时才31岁,还没生过孩子,没有医生敢做切除手术,医院拒绝收治。
“那天是凌晨4点,我在值夜班,患者哭着来到病房,当即就要给我跪下说要切子宫。我赶紧把她扶起来,对她实话实说:‘你还没生过孩子,切子宫可能会终生遗憾。’”王斌教授表示,当时还没有保宫U手术,而这个患者子宫内的病灶已经很多了,传统微创式保宫手术方法,根本无济于事。
但面对痛苦的患者,王斌教授决定收治。他下定决心,不仅要解除患者的痛苦,还要为她保住子宫。
当真正站上手术台,打开这个患者的腹腔后,王斌教授很吃惊。患者子宫是正常女性几倍大,里面全是腺肌病病灶,所有老办法都不适用。微创不行,那就尝试纵向切开子宫,彻底挖除病灶!
子宫内部血管丰富,切开后很多血流了出来。第一个挑战来了——如何止血。如果止不住血,子宫就保不住了。王斌教授团队想了一个办法,用止血带拴住子宫根部,很快血就止住了。但止血带不能长时间捆绑,否则子宫会因缺血而坏死。
于是,王斌教授采取了止血带扎15分钟抓紧做一部分手术,然后赶紧松开几分钟恢复供血,随后继续扎住这样循环往复。
止血问题解决后,王斌教授就开始从子宫内部挖除病灶。为确保挖除干净,他采取了边用手一点点摸边挖的方式,这种方式一直沿用到现在。子宫腺肌症病灶摸起来很硬,和健康组织不一样。王斌教授先摸然后再挖除,挖完重新摸一遍,确定没有病灶了再去挖别的部位。用钝了好几把手术刀,终于彻底挖除了患者体内的腺肌病病灶。
挖除完毕后,需要将子宫重新缝合到一起。王斌教授首先将所有病灶挖除部位仔细缝合一遍,然后松开止血带,观察有没有出血点出现,最后进行相关部位二次缝合。光在缝合环节就用掉了50多根线,耗时3个多小时,最终将出血彻底止住,保住了患者的子宫!
王斌教授全神贯注地进行手术
王斌教授给病人家属讲解病灶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发明创新,破解三大保宫难题第一例患者的成功经验,给了王斌教授很大信心,他又先后为多位患者成功保宫。“来求助的患者越来越多,我就设立了一套标准化、规范化流程来执行这个手术。”“弥漫性子宫腺肌病保宫U手术”应运而生。
历经十五年实践钻研,保宫U手术已经从U1发展到U8+,在止血、彻底清除病灶、缝合这三方面进行了多次技术革新。
先是止血。一开始使用止血带止血,效果很好,但为避免子宫缺血坏死,必须每十几分钟松开一次,很麻烦。王斌教授参考外科肠道手术肠钳设计理念,发明了“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病灶U性切除术子宫卵巢血液阻断钳”。阻断钳夹力大小适中,既能止血,又能保证相关组织血液供应,避免坏死。
如何挖干净病灶,是医生和患者最关心的事。子宫腺肌病病灶很狡猾,如果没挖干净会继续在子宫里生根发芽,术后复发是迟早的事。王斌教授说,挖病灶没有捷径可走,多做手术才能提高病灶发现能力和手术能力。“以前认为子宫腺肌病病灶只存在于子宫内,后来发现有的患者子宫盆底、子宫周围韧带上也有病灶,甚至有患者输尿管和膀胱附近也有病灶,手术过程中经常能有新发现。子宫腺肌病病灶除了用手摸起来硬邦邦的,颜色看起来也多为紫蓝色,和正常粉红色组织颜色有很大不同。类似经验还有很多,都是靠给不同患者做手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很多患者子宫里全是病灶,如果挖得不够深就挖不干净,如果挖得太深子宫壁就有破裂危险。王斌教授为此发明了一个发光型医疗器械,叫“弥漫性子宫腺肌病保宫U手术宫腔导光指示棒”。这个指示棒是冷光源,不存在灼伤子宫风险。通电后放到子宫里,如果发现子宫壁某个地方开始透光,就说明这里的组织挖得有点多,需要谨慎操作。
保宫U手术结束后,最后的缝合是个大难题。有的地方挖除病灶多,组织已经很薄,稍有不慎就可能破裂。有的地方血流丰富,不能成功止血就算缝合失败。
王斌教授首先打破了医学传统缝合理念。传统手法被称为“对合缝合”,要求术后缝合时,必须把结构相同的组织缝合在一起,这样更方便伤口愈合。
但是,沿用多年的“对合缝合”手法,在子宫腺肌病术后缝合上失效了。手术去除了很多病灶,导致子宫很多地方很薄,很多组织也没了,即使能勉强对合,也很容易出血甚至破裂。王斌教授创造性地采取了“十字叠加缝合”方式,把不同组织叠加到一起进行缝合,止血效果更好,也增加了子宫壁厚度,减少了术后破裂风险,增加怀孕机会。目前,已经有数千例保宫U手术采取了“重叠缝合”方式进行术后缝合,效果很不错。
王斌教授强调,只要有利于患者,书本上的常规都可以打破。“对于难治疾病,只有敢于打破常规才能取得技术突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