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终于“冲”出你的身体,以响亮的啼哭宣告新生命的开始。而此刻的你,最想做的事莫过于跌入一堆温暖又柔软的枕头,幸福地沉沉睡去。你的两腿软塌塌地没有知觉(如果你分娩时采用了硬膜外麻醉,就更是如此了)。你全身的肌肉都在疼,哪里都觉得不舒服。当然,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的。但是在此之前,我要告诉你在分娩后可能遭遇的各种身体状况,以及如何从容应对。月子如何“坐”,才能防止产后迅速衰老呢?
底线一产后4~6小时之内一定要解小便
产后4~6小时排尿要当任务完成,即使你没有感觉。因为在孕期你的宝宝一直顶着膀胱,一旦宝宝出生,膀胱压力一下减小,它就会毫无知觉地膨胀,等你有感觉想尿尿,却会因为压力太大排不出来,如果一直排不出来就要导尿,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底线二注意子宫变化
复旧时间6-8周,称为产褥期,即“月子”。
正常子宫50g,乒乓球大小。
足月时,子宫g,产后2天开始,每天下降1-2cm,10天左右会到骨盆,从腹部摸不到子宫底。
底线三注意恶露变化
开始是血色,7-14天变成浅黄,14-21天干净。早期有血腥味。
如果有组织块掉出,注意保留,并咨询医生。
底线四充分休养
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改善体质最好的时机。怀孕时,子宫增大,肺负担加大,肾脏负担加大,输尿管增粗,心脏负担变大,肠道蠕动变弱,骨、皮肤、关节、韧带等都有相应的改变。
生产后,生殖系统、关节、韧带、皮肤等都需要恢复正常,传统坐月子是30天,科学上计算最好坐42天,医学上坐月子叫产褥期,产后到全身器官恢复到孕前状态,需要6周,就是42天。
底线五慎寒温
室内温度约25~26℃,湿度约50%~60%,穿着长袖、长裤、袜子,避免着凉、感冒,或者使关节受到风、寒、湿的入侵。但也别捂得过多,以免过热甚至中暑。
底线六东西都可以吃的,饮食均衡就好
1、适当增加营养,但不过量
产后妈妈在营养需求上的确要求更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吃得越多就越好。过多的蛋白质、脂肪摄入,不仅会加重消化系统和肾脏负担,还会影响产妇吃其他食物的量,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因此,坐月子期间饮食应该注意均衡多样,但都不过量为好。
2、多喝奶,多喝汤水
钙是人体发育不可缺乏的营养物质,而新生宝宝主要是从母乳中获取足量的钙元素,所以妈妈要注意补充含钙量较多的食物。而牛奶的含钙量较高,也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建议新妈妈每天应多喝牛奶。此外,产后妈妈每天喝水的量和乳汁的分泌量也密切相关。喝水不足时,会使妈妈乳汁分泌量减少。所以,月子期需要哺乳的新妈妈应该多喝汤水。但要记得,不要喝太过油腻的汤,或者把汤上面那层油去掉后再喝。
3、重视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可以增进食欲,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促进乳汁分泌,是产后妈妈不可缺少的食物。
4、注重饮食多样化,不偏食、挑食
坐月子期间,为了保证营养摄取均衡,妈妈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不要认为某种食物很有营养,于是就大量或是长期的食用这一种食物。产后妈妈应尽可能的摄入更多种类的食物,才能保证各类营养元素都能得到补充。
底线七及时下床
曾有宝妈留言,说自己产后听老人的话在床上躺着,结果刚躺了10天,就感觉左大腿根部疼痛,检查是深静脉血栓,这种情况如果发展为肺栓塞就危险了。
顺产的妈妈,产后6~8个小时可以下床大小便,24小时后可以轻微下床活动,会阴侧切的妈妈可以晚些,3天后根据情况下床活动。
剖腹产的妈妈,产后24小时要保证绝对的卧床,第3天可以根据情况下床活动。
底线八及时收肚
身材是每个女人最在意的外在形象,因为孕期和产后补充了大量的营养,运动量又相对减少,所以都会出现身材发福的现象,而产后妈妈们的体质还是相对很弱的,身体的各种韧带功能也不能及时恢复,很容易造成“空肚子”,像胃、子宫下垂等,会偶尔出现胃部疼痛、小腹坠胀等问题,要想减轻或是避免这些问题,建议妈妈们在产后1周经常进行束Fu,防止内脏下垂,改善产后出现的问题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轩轩宝妈)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