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5月27日,河南信阳市潢川县双柳镇天桥村的黄先生反映,近日,在河南信阳市潢川县,有三位老人都因为“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俗称蜱虫病)而不幸病逝,还有一人正在治疗中,而他们都曾为一名此前去世的感染者净身。
“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通过蜱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者血性分泌物导致人传人。但有病毒学专家指出,总体来看,类似传播事件“较为少见”。
“去年村里有个老人被蜱虫咬死,但多人传染事件此前在我们村从未发生。”天桥村党支部书记徐书记表示,目前村里每天开展消杀工作,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信阳市疾控部门人员、潢川县级领导已分别前往当地了解情况。信阳市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经向潢川县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咨询后,对方称已了解该情况,近期将前往调查。
据悉,去年该村就有老人被蜱虫咬死,今年5月5日,年过七旬的老人黄城感染蜱虫病后病情危急,不幸去世。
次日,多位老人根据当地风俗,为逝者净身穿寿衣,而在11日葬礼结束后,80岁的杨某很快出现发烧、乏力、全身发疼等症状,19日夜间住院治疗期间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意识模糊等,20日早去世,而杨老汉此前甚至一直非常好,几乎从不吃药。
66岁的黄骅是黄城的兄长,葬礼后同样出现类似的情况,26日下午去世。
黄城的妻弟张立华曾两次探望黄城,之后也确诊蜱虫病,目前正在接受治疗。
黄先生怀疑是给逝者净身穿衣过程中被感染,“当时遗体上有插管没拔下来,可能是之前抢救输血时用的。清洗的时候不小心弄破了,里面的血弄到他们身上,可能就感染了。”杨向俊则说,他了解到,黄城去世后仍戴有呼吸面罩,插着导尿管等,“内有积液”,费了很多力气才拔下来。
对于死者插管内残留血液的传染猜测,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认为,相较而言,死者遗体上的残留分泌物、排泄物或者被污染物品通过接触传播后引起感染的可能性更大。他表示,从总体来看,类似传播事件的发生较为少见。
据了解,蜱虫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同时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
双柳镇天桥村徐姓村党支部书记证实了前述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徐支书表示,此前并不知道黄城的病情,当有涉事老人去世后,便前往黄城家询问,家属告知是死于蜱虫病,随后便向当地疾控部门汇报这一情况。
“事情发生后,村民们都感到有些害怕,我们正尽力安抚,做好卫生和防范,跟进涉事家庭况。”徐支书表示,近日县级还召开大会,重点介绍卫生防控,县级领导也来到村里了解情况。
黄先生表示,帮去世老人更衣是出于同村人的情谊,但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他希医院能够承担一定责任。此外,也希望更多人了解到蜱虫病的危害,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彻查此事。
面对蜱虫,首先应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山地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做好个人防护。
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钻入皮肤的情况,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更不能在被咬时用水冲。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