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2月2日讯(通讯员李成修马瑾)面对一份“患者认同的好医生标准问卷调查”,杨典东反问记者:你觉得一名“好医生”的标准是什么?
医术精湛、仁心仁术、替患者着想,为生命负责……也许,这个标准有千万条。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杨典东看来,“能让患者说‘好’的医生才算是真正的好医生。”好医生的标准,也只有患者才最有资格来评断。
待人真诚,深耕专业,患者们眼中的杨主任仁心仁术,一把手术刀攻克各种疑难杂症。他的笑容如沐春风,能够融化病人心中的不安和惶恐;他的双耳善于倾听,耐心聆听家属们的各种询问;他的眼睛坚毅明亮,确认过眼神,他就是患者们心中信赖的好医生。
一名好医生,医术与医德同行。二十多年从医路,救人初衷从未改变,杨典东说,他只求无愧于医者良心。
精准施救,诊断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衡量一名好医生的标准不能光看门诊量和手术量,更要看其攻克疑难杂症的能力。医院泌尿外科,被杨典东治愈的疑难病例不胜枚举。
就在上个月,杨主任收治了一位72岁的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患者先后两次住院,却都没能按照既定方案进行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尿血较重,这不仅会让患者贫血严重,还很容易引发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手术治疗刻不容缓。在这名患者第二次住院期间,杨典东就开始密切观察着老人的一举一动。很快,他便发现老人在每次见到血之后,情绪就异常激动。杨主任找来患者的家属详细了解了他之前的经历后才知道,这位患者是一位越战老兵,在战场上受过刺激,见血就会高度紧张。得知这一情况,杨典东建议先给予患者止血治疗,回家精心调养。一个月后,这名患者第三次住院,杨主任带领团队为这名患者做了膀胱全切手术。
经过二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杨典东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尤其是泌尿系统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医疗经验。这些经验,都是他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用细心观察,认真倾听,日积月累而得。
仅以诊断疑难杂症举例,他有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杨典东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凡是与医学有关,都被他吸收并予以保存运用。
“有位朋友的家属因医院都未得到彻底治愈。直到这名患者遇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医生,让她去检查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经诊断,虹膜炎只是强直的一种表症;还有一位患者以肾积水的病症入住泌尿外科。可经过多学科会诊之后发现其实这名患者是患得红斑狼疮。肾积水也只是这种疾病的外在表相。”杨典东说,这两件事让他对疑难杂症又有了新的认识。因为医学是在不断发展进步,但患者的病情也是千变万化,一名医者必须时刻保持谦逊的姿态,把不同的医学领域治疗经验融会贯通,才能更好的解除每一位病患的病痛。
薪火相传,严格要求锻造精兵强将
从医二十余载,手术台上的杨主任犀利果断。他尤其擅长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尿流改道(原位新膀胱术、回肠膀胱等)、前列腺癌根治术、复杂肾肿瘤的肾部分切除术、肾盂输尿管成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等高难度手术。
但,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就像一滴水只有融入江河才能永不干涸的道理,杨典东深知,只有借团队契合之力才能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因此,不论是在病房里还是门诊上,他抓住每分每秒每个机会,将二十年积攒的宝贵经验和科研成果,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了团队里的年轻医生们,让他们能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
杨主任查房程序规范,操作严谨,讲解条理清晰,分析透彻。他会把临床治疗和教学融为一体,在一个个实际的病例诊疗中,传授目前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从而提高年轻医生们的诊断治疗能力。但跟着杨主任查房,年轻医生们是既怕又爱。怕的是,每每遇到病症复杂的患者,杨主任提问的每一个医学问题都让他们觉得如履薄冰。爱的是,杨主任很尊重年轻大夫们,但凡遇到解答不上来的问题,从不当众指责,而是过后细心教导。
杨主任更善于发掘每一位年轻医生的优势和特点,排兵布阵。他说,泌尿外科的每一位医生、专家都实力不凡,身怀绝技。但寸有多长,尺有所短,特别是随着亚专业的细分,团队建设还需要根据人才梯队的现状,发掘各自所长。他还联合了科室里其他的专家教授,准备将泌尿外科多年来遇到的疑难杂症的病例编纂成书,希望能为科室里的年轻医生们提供帮助……。
医者大爱,术在心中。既踏上救死扶伤之路,杨典东仍将携手团队用一把手术刀续写着生命的篇章;
晨起月落,春去秋来。医路艰辛责任重大,他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必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