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缸式”处理与“坚决不改”!
日前,浙江省德清县副县长陈佐平等8官员因“血铅事件”受行*处分。3月以来,德清县海久电池公司周边陆续发现血铅超标患者,已检出332血铅超标患者,其中99儿童(2011年5月21日中国青年报)。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治污设施落后,违法违规生产,恶意超标排污、环评单位评价严重失实,德清县*府承诺一年半完成113户拆迁只搬迁25户,监管部门监管不力造成这一事件。可就是这样违法排污企业为什么多年屹立不倒?为什么能通过ISO14000环保认证?2010年通过上市前环保核查?德清县卫生部门曾多次对该企业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发现公司车间内存在铅尘、铅烟超标情况,但未有效督促整改。3月初,部分企业职工和群众自行体检发现血铅超标,但仍没有引起县卫生部门高度重视。*府及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未将环境风险较大铅蓄电池等重金属污染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显然,制度只是虚设,检查只是“应付”,一切只是做做样子罢了!今天层层级级欺上瞒下,再无真实与诚信可言!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不外两个原因:一是地方*府因利益考量而竭力庇护,污染较重铅蓄电池企业反而成*府招商引资和竭力保护的香饽饽,*府积极为污染企业充当保护伞。二是金钱所向披靡,可以打通一切关节。今天社会权力与金钱无坚不摧,上级监管部门、一切“把关人”都让关口失守,无论纪检、安全、食品、质检、环保,请问还有哪一部门没有“失效”?
湖州市监察局给予德清县副县长陈佐平行*记过处分,德清县卫生局副局长王法弟、环保局长沈玉林行*记过处分。这种处分往往多是副职,像事关浙江海久这样的上市企业大事,岂是地方*府副处、科级官员所能左右,无疑陈佐平等的处分是为主*官员“顶缸”,或许他们是周瑜打*盖,愿打愿挨,如此,主*官员岂能不另眼相看,厚爱有加?对主*官员既不伤筋又不动骨,这一切依然只是欺骗上级“忽悠”老百姓,既不影响提拔,又不产生损失?更是对任何官员没有震慑力,这样的处分谁怕呢?即使因被问责而免职,有多少不到一年又官复原职,甚至受上级领导亲睐而提拔者大有人在,这样的事情还少吗?主*官员为了“鸡的屁”,一定坚持你处分你的,我干我的,这样的环境事故处理是“了犹未了”,严重危害生命健康事件依然会持续不断地发生着……有消息说,浙江省委、省*府和湖州市委、市*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绝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来换取一时一地的发展。发生严重环保“事故”明明是当地*府严重失职、渎职,却要赞扬当地*府官员高度重视,上级领导永远没有错,每一事件过后,总会听到这样一派谎言的官话!这大概是中国官办媒体的“特色”?当地*府早先干什么了?浙江台州不是曾发生168人血铅超标吗?那时官员是否重视?既然重视了却因何事隔不久又出现这样的严重问题?近年来,血铅事件频繁发生:陕西省凤翔县615名儿童血铅超标,安徽怀宁、浙江台州也先后发生血铅超标严重问题,多起血铅超标事件正威胁老百姓健康,也敲响重金属污染的警钟!
今年3月,环保部门对全国388家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进行污染排查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建设项目违法问题多、危险废物处理不当、卫生防护距离不落实等问题。地方监管不细致;企业对铅酸蓄电池生产污染重视程度不够;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尘*点设备工装落后;生产区域与社会居民群体防护距离不够标准。重金属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头等大事,可多少地方*府就是不当一回事。目前,环保部等9部委开展专项行动,打击铅蓄电池行业违法行为,这样的“专项行动”我不敢叫好,往往有名无实,不知将如何被打折扣?也许一月不到,一切会“涛声依旧”!不管你信不信,对犯这样错误官员一定是“坚决不改”,受害的依然是当地老百姓!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