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炎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长春小伙放弃高薪学瓷刻为学艺做木雕销路火爆
TUhjnbcbe - 2020/8/4 10:18:00

长春小伙放弃高薪学瓷刻


    为学艺做木雕销路火爆


张树松正在进行瓷刻创作


    再不折腾,就老了


    这是一个招聘站的广告词。长春一个小伙就这么


    折腾


    了一下。


4月24日,长春市绿园街一个古玩大院里,斑驳的树影下,一个男子坐在青砖小房门前,握着锤头只有五六厘米长的小铁锤,在直径30厘米的蓝色瓷盘上,专心敲打着。瓷盘上皑皑积雪,松树间掩映着一间小木屋。


雕刻瓷盘的小伙叫张树松,今年28岁。3年前,为学习雕刻艺术,他放弃了高薪工作。如今,他师从瓷刻大师沙连仲。小伙子的理想,就是想像师傅一样,做一个


    瓷刻艺人


    。


本想


    子承父业


    父亲坚决反对


张树松的老家,在农安县华家镇,奶奶的剪纸远近闻名,谁家有喜事,都要求几幅奶奶剪的喜字。后来父亲成了


    接班人


    ,张树松也喜欢剪,可父亲却固执地反对,


    这算啥手艺,男孩子就应该有稳定的工作。


    就这样,他14岁离家求学。大学4年学的是销售专业,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画画。毕业后做销售,一个月赚四五千元。父亲很满意,但他不开心,就这样,他第一次辞职了。


父亲逼着他去学习了一年焊接,接着他被分配到一汽-大众,刚工作一个月,就开了6000多元。


    别人看着眼红,可我不喜欢。


    一边上班,他一边在朋友的画室、工作室学习,想自己开工作室的念头一直没有打消。朋友的一句话,最终让他下定决心辞职。


    不趁着年轻时折腾,啥时候折腾?


    他写了满满一页纸的辞职信,第二次辞了职。


为学艺开办工作室


    做木雕销路火爆


2010年,张树松在凯旋路筹建了工作室,在木板上雕刻婚纱照。这个项目在南方特别火。起初他需要白天出去跑业务,晚上加工。后来,业务源源不断,他只需要在家雕刻就行。他雕刻的木板都是进口的合成板,每一幅雕刻婚纱照,都有不菲的收入。


生活稳定,他开始研究新的艺术。一次参展回来,他看到有人在红酒瓶上雕刻,也想试试。为节约成本,他找来啤酒瓶练习。后来,从啤酒瓶雕刻到红酒瓶,雕刻技术娴熟了,可他还不满足。


一次,他结识了在景德镇制作瓷盘的朋友。朋友看他能在红酒瓶上


    作画


    ,就拿了一个盘子让他雕刻。张树松试了试,还真能雕刻出艺术品。当时他还不知道,这种瓷刻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他摸索着刻,进步不大。他想拜师,跟瓷刻大师沙连仲学习。为能求老人收他为徒,他足足磨了四五天。


年逾七旬的沙连仲老人斟酌很久才说,如果想学,就跟自己走。


为学艺进深山


    帮师傅砍柴做饭


张树松跟着师傅回了吉林市。师傅住在市郊的一座山里。他刚去的一个月,师傅压根没提教他瓷刻的事儿,而是每天让他做饭,砍柴,做些琐碎的家务。


    那兔子让我喂得老肥了。


    张树松每天尽职尽责,从不叫苦。他知道,这是师傅在考验自己。


一个月后的晚上,师傅拿出一个最普通的菜盘子,让他先刻几个字。


    师傅说,要刻10个盘子,才能学下一步,可我刻了两个,他就让我学下一步了。


    张树松先前的功底帮助了他。有了刻木板、刻瓶子的基础,他刻起盘子来得心应手。刻完汉字,再刻阿拉伯文,接着学刻盘龙,这其中有局部的渐变,考量的是线条流畅性。下一步,就是刻木棉花,这里边的渐变,相对复杂。最后,学刻人物。


    学了快一年,敲碎了20多个盘子吧!师傅说,我是碎得最少的。


    目前,张树松还没有正式拜师。师傅说,得等他把手艺都学会了,再让他磕这个头。


2014年元旦,张树松才下山,回到工作室,继续刻盘子。这次的40多件作品,发到广州、北京和天津,能带来不少收益,可他不在乎,货都做完,他要再回山上,跟师傅学艺。


    我希望能成为像我师傅那样的国际大师。


    张树松说,这才是他辞职、学瓷刻的目的,也是他的


    终极梦想


    。他说,一直反对他做这行的父亲,如今也很支持他。而且,敢跟别人介绍,自己儿子是干什么的了。这也让自己觉得很骄傲。


■名词解释


瓷刻:在上釉烧成的素色瓷器上,用钨钢刀或金刚石刀镂刻书、画的一种工艺品。制作过程是,先用刀尖刻出点线,再涂墨上蜡,即在瓷面上出现山水、花鸟等画面或各种书体的字迹,既保持了传统的书、画风格,又发挥了晶莹光洁的瓷面特色,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且经久不泯。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春小伙放弃高薪学瓷刻为学艺做木雕销路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