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收藏民国文人书法的原因
【导语】2014年5月26日,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曹*在北京大学给我们带来 民国书法中的人文情怀 讲座,通过对民国时代特点的分析,收藏民国文人书法的原因,民国书法热的表现,以及民国书法收藏的方法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民国书法里面的内容很多,也确实是出了很多大师,所以我把我的收藏领域定在民国书法。我刚才简单转了一下我们宝港的展览,民国书法分几个板块,主要是*要和文人书法,我自己收藏的板块主要是民国的文人书法。我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流派,这样一个脉络来收藏呢?我也有我的一些想法,大家可能不大清楚,前一阵子在北京、南京、广州有一个非常好的展览叫 先生归来 ,这个展览汇集了很多民国大文人的照片、事迹、历史、图片,应该在中国内地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这个展览把当时的一些大师,像陶行知、胡适、朱贺贞等的一些事迹、文稿,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唤起了大家对民国时代我们这些文人大师的一些回忆和一些留恋,引起了很多共鸣。这个展览我记得在南京也是非常轰动,我来自江苏南京,南京应该是民国的首都,所以我对于民国的一些往事、民国的书法是比较有机缘的,对南京是比较有感情的。所以当时这个展览,给我的印象很深。收藏民国的文人书法,我主要基于这样的一个角度,首先民国书法中像胡适、梁启超、康有为、梁实秋这样一批大的文人,他们既有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一些基本的精神内涵,也有当时民国时期特有的崇尚自由,追求民主这样的风气。中西合璧以后,在这个各个矛盾交会点的时代反倒出现了很多大的文人出来。应该说民国的文人书法、*要书法其中是有交叉的,像康有为他既是一个大文人,也是一个*治家,梁启超也一样,包括其他一些文人,像于右任,他既是大书法家、大文人,同时也在民国*府里面担任很高的一些职务,所以说民国时期中的文人、*要有一些是混杂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