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肚子疼到底是哪里疼啊 [复制链接]

1#

在医院的门诊和急诊

有一种神交流

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经常要和患者确认很多遍

医生才能勉强搞清楚

患者的肚子疼到底是哪里疼

但是这也不怪大家

毕竟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

你们说的肚子就是指

反正胸以下

肚子以上

都称为肚子呗?

但是医生眼里的肚子

那是指

咋样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医生大大们的书没白读吧

(据说这是一个医学生成长为医生要读的书...)

言归正传

肚子疼这件事情

的确有很多原因造成的

有的患者肚子疼

来医院检查来检查去

结果是因为吃多了

有的患者肚子疼了好久

想自己忍过去

猛吞止疼药

听男友的多喝热水

结果并且变得严重了

所以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讲

这描述不清的肚子疼到底是咋回事儿?

一张学渣专用图奉上

(图片引用于:腹部疼痛学,钱寒山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03)

按照这张图

你的肚子被分为9个部分

肚脐眼儿为中心

观察这个九宫格

每一块都对应不同的器官

每一块都代表不同的疾病

1

第1区被称为右季肋区。

这里是肝脏、胆囊所在的地方,如果疼起来,你有可能患有胆结石、胆囊炎、肝炎、肝脓肿等。

2

第2区被称为腹上区。

这里是胃、十二指肠所在的地方。如果这里疼,主要可能因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心绞痛以及各种类型的胃炎或消化不良。

3

第3区被称为左季肋区。

这里是胃、胰脏和脾脏所在的地方,如果这里疼,除了各种胃病以外,你可能还患有胰腺疾病。

4

第4区被称为右外侧腹。

这里有升结肠和右侧肾脏所在的地方。如果这里疼,主要可能因为升结肠方面的疾病、肾脏和输尿管结石。

5

第5区被称为脐区。

中间肚脐眼儿这里疼的话,主要有三个原因:

?小肠

比如急性肠炎、肠梗阻等,还多半有拉肚子或者腹部移动性腹块。

?肠系膜疾病

比如肠系膜血栓形成,也会中腹部痛。

?铅中*的病人

其中一个症状也是这种肚脐眼儿这一圈痛。

6

第6区被称为左外侧腹。

这里是有降结肠和左侧肾脏,如果痛的话,可能是患有降结肠疾病、肾脏和输尿管结石。

7

第7区被称为右腹股沟区。

这里是阑尾、结肠、输尿管、卵巢等,比如阑尾炎、升结肠肿瘤、尿路结石、男性精索炎、女性附件炎、宫外孕、卵巢囊肿扭转等,还有可能有发热、便血、腹部块物、血尿等症状。

8

第8区被称为腹下区。

这里主要是子宫、膀胱和直肠,如果疼的话,就要注意子宫、膀胱和肠道疾病,比如盆腔炎、男性前列腺炎和睾丸炎、直肠炎、膀胱和尿道结石与炎症等。

9

第9区被称为左腹股沟区。

这一块是有乙状结肠、左侧输尿管、卵巢等,如果不舒服,可能是乙状结肠炎症、尿路结石、男性精索炎、女性附件炎、宫外孕、卵巢囊肿扭转等等。

涨知识了吧!

阑尾疼?

下次说第7区疼!

姨妈疼?

是第8区疼!

知道了自己哪里疼,可以帮助你节省部分检查的时间,让医生大大快速找到你疼痛的原因。

但是不是所医院

教你一个判断方法!

如何判医院?

一般的痛或者没有长时间持续的痛,忍一忍,喝点热水就行,过儿不疼了,就letitgo。

但是对于剧烈的绞痛,或不明原因的持续疼痛(持续几个小时都没有缓解),以及反复出现的阵发性疼痛(一阵儿一阵儿的疼),就要引起警惕,及时看医生治疗。

警告:

??千万不要乱吃止疼药

有时候吃止疼药容易掩盖病情,造成已经恢复的假象,延误治疗。

??揉一揉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消化不良或者胃肠道筋挛造成的肚子疼或许可以缓解。但是阑尾炎、肠扭转、肠套叠可不起效果。

对于肚子疼

问题可大可小

多喝热水也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确实有用

反正搞得明白就缓缓

搞不明白来找医生准没错儿!

你有啥肚子疼的经历吗?

下方留言聊聊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科学有趣有美丽,

点击上方蓝字,设为星标?

进入北欧世界

这几天,我一直在聊妇科疾病嘛。

既然这个话匣子打开了,那就让我们继续放飞自我吧。

有很多妈妈心急如焚地给我留言,说自家的宝宝也中招尿路感染了,去医院用了抗生素,却还是经常反复,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由于婴幼儿对尿路感染的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是十分常见的儿科疾病。

尿路感染,顾名思义,就是排尿系统的细菌感染。

UTI的病原体包括尿路致病的大肠埃希菌(73%)、肠球菌(9%)、变形杆菌(8%)、假单胞菌(4%)和克雷伯菌(2%)等。

据统计,约6.6%的女孩及1.8%的男孩在6岁之前,曾至少感染过一次尿路感染。

儿童尿路感染通常很容易治疗。

但如果不及时治疗,这些病原体往往沿着尿道上行,可到达肾脏,从而引起膀胱炎,肾盂肾炎,会引起肾功能损伤;

到了成年,会发展为高血压和肾衰竭等。

后果还是非常严重的。

但是,由于小宝宝们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哪里不舒服,得了尿路感染,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单纯的感冒发烧,而耽误了治疗,酿成大祸。

因此,深入地了解儿童尿路感染的知识点,对于家长来说,非常有必要!

01

宝宝无故高烧,千万别忽略尿路感染!

这是最最最最容易被忽视的高烧起因。

尿路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

婴儿尿路感染时,会出现高热、抽搐、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常做为感冒进行治疗,不过最后也都好了。

部分小婴儿出现拒食、溢奶,甚至体重不增等;

也有部分患儿可没有明显症状,仅表现为尿检异常。

当然,最细心的还是要数我们当妈的了。

当你注意到孩子总是在排尿时哭闹,或排尿的味道与平时不同、有点腥臭,或排尿次数增多等症状后,用杯子取尿液观察,发现孩子的尿混浊。

那你就要警惕孩子是患上了尿路感染。

2~3岁的患儿除高热、呕吐外,也有胸痛的症状、排尿次数增多、排尿时哭闹,持久易怒。

大小孩更多表现为下腹痛、尿频(小便次数超过平时的次数)、尿急(一有尿意就急着要小便,每次尿量不多)、尿痛(排尿时小便口有烫感,或明显的疼痛)、尿失禁;部分有血尿、尿液混浊、尿液异味等。

还会出现乏力、发冷,食欲下降、脸色不好等症状。

如果孩子耻骨或腰部痛、侧或背部疼痛(肾的位置),也应该怀疑是尿路感染,并很可能已经发展为急性肾盂肾炎??

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怕冷)、全身乏力等,偶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诊断

当婴幼儿和儿童不明原因的发热(体温≥38℃)情况下,应该在24小时之后尽快进行尿液标本的采样并进行检验。

出现泌尿道感染的可疑症状或体征时,也应该进行尿液检查排查泌尿道感染。

02

哪些孩子更容易得尿路感染?

?如果你还在给宝宝穿开裆裤,那一定要小心孩子得尿路感染!

还记得我学生时代,天气一热,小区里、大街上,到处都是穿着开裆裤的光屁股小宝宝。

看到男宝的小弟弟露在外面晃荡,女宝坐地上爬起来后,粘了一屁股的沙土……

心里别提多别扭了。

给孩子穿开裆裤,就等于是对细菌“敞开了大门”。

宝宝的尿道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裸露在外,活泼好动的宝宝爱随处坐、随处爬,细菌很容易乘虚而入。

另外,宝宝喜欢探索自己的身体,给他/她穿开裆裤,就方便了宝宝随时随地摸自己的私处。

如果手脏脏的去摸,就很容易将细菌带人尿道引发感染。

尤其是女宝宝更容易中招。

因为相比于男宝,女宝的私处离肛门更近,尿道也更短,更容易被细菌感染。

女宝

男宝

?尿路感染具有先天性,会家族遗传,父母容易得的话,孩子也会高发。

当然很多原因都是因为一些不好的卫生习惯导致的。?譬如说把屁股泡在一盆水里来同时洗肛门和私处,就会容易让粪便里的细菌污染尿道和私处,所以洗屁屁的时候切记一定要用流动水。?如果女孩子小便后擦尿渍的时候,从后往前擦,也可能会让屁屁里的细菌进入尿道引起感染。所以女宝妈妈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教会宝宝正确的擦屁屁习惯。

两岁以下的男孩中,未包皮环切的患尿路感染的概率约为6%,而包皮环切者的概率为小于1%。

?给孩子滥用抗生素,易使其体内菌群失调,尤其是大肠埃希菌,可破坏尿道周围的防御机制,导致细菌侵入尿路而引起感染。

?母亲在妊娠期感染细菌、缺乏母乳喂养等,都会增加婴幼儿发生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当然有些尿路感染是一些生理和病理性的原因,譬如

尿道先天畸形,常见有输尿管、膀胱、下尿道畸形等,这些易导致尿路感染;

还有输尿管的尿液反流等。

2岁以上的孩子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建议给孩子做泌尿系统超声筛查,确认有没有泌尿系统畸形。

如果存在畸形,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或预防性口服抗生素。

03

儿童尿路感染的治疗药物如何选择?

尿路感染一般不会自己痊愈,需要抗生素治疗。

但家长不是专业医生,千万不能只根据孩子尿频、尿痛的症状就随意用药。

宝宝得了尿路感染,应积极尽早使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但治疗成人尿路感染常用的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不适用于孩子。

应该选用广谱、*性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但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应当在专业儿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此外,应积极对症治疗,如高热时使用退热药,同时多饮水,尿量增多有利于冲洗尿道,促进细菌*素和炎症分泌物排出。

可服用维生素C或小苏打,使尿液酸化或碱化,以抑制细菌生长。

注意:

左氧氟沙星为喹诺酮类药物,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禁止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患者为11岁儿童,因此应禁止使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会影响儿童骨骼发育,18岁以下是禁用的。

如果患者是孕妇,喹诺酮类药物也会引起胎儿骨骼发育,故喹诺酮类药物在孕妇也属禁用。

女性患者如果已知怀孕了,应告知医生。医生在接诊育龄女性也应仔细询问月经时间,确定没有怀孕才可应用喹诺酮类药物。

根据新修订的婴幼儿(24个月以上)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儿科医生可能给孩子开出总共7~14天的抗生素。

正确的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消灭病原菌并防止感染蔓延,同时降低肾脏损伤的概率。

即使所有不适都已经好转了几天,孩子也应该服用完整个周期的抗生素。

否则细菌有可能再次生长,引起进一步的感染并对尿路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当治疗完成之后,虽然不是强制性的要求,但医生有可能需要再次取孩子的尿液样本检查感染是否完全消失、病原菌是否完全被清除。

04

如何预防尿路感染?

(1)引导孩子合理饮水,及时排尿,不要憋尿。

排尿时,尿液将尿道和阴道口的细菌冲刷掉,有天然的清洁作用。

而憋尿会使膀胱内残留尿液,利于细菌滋生和繁殖,并且会影响正常的膀胱功能。

而且要提醒孩子,排尿时一定要排空膀胱里的尿液,因为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里会积聚细菌,使感染的可能性增大。

(2)注意孩子个人卫生,勤洗外阴,但避免用刺激性的肥皂和泡泡浴,注意动作轻柔,以免误伤私处;

婴幼儿有独立的毛巾和脸盆;

勤换内裤,最好穿戴宽松的棉质内裤。

(3)避免尿道口污染:

引起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

正常情况下,它寄生在肠道里,并不引起病症,但如果由肛门进入尿道口,就会导致泌尿道感染。

家长应教会孩子排便后用干净的卫生纸擦拭,要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以免污染尿道口。

如果洗手间有冲洗设备,最好在排便后冲洗肛门部位。

尽早穿闭裆裤,不要穿开裆裤。

(4)鼓励孩子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补充维生素,适当锻炼,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增强抵抗力。

(5)及时处理包茎,矫治尿路畸形。

(6)在护理时应积极配合医生用药,勤换尿布,以保持婴幼儿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交叉感染;

(7)可以给孩子日常喝一小杯(不超过ml)的蔓越莓汁(cranberryjuice),但是蔓越莓汁是不可以代替抗生素治疗的哦!

(8)争取母乳喂养到7个月以上,一些研究表明,长时间母乳喂养可以预防尿路感染,而且即使宝宝在断奶后,这种益处也能够持续两年之久。

飞妈再聊五毛的:

上周六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文章,没想到收到几百条评论。

这些年,我在网上怼过的奇葩杠精们

回复了2/3,还有1/3没有回复,各位小仙女等等我呀,我一条一条的看。

谢谢你们简单却真挚的话语,看到你们的支持,我充满了力量,希望你们也能在低落的时候收获善意和能量,手动笔芯

飞妈年4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