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医脏腑原则配区法
足反射疗法按摩治病中最主要的一个配区原则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脏腑理论为指导的。在进行反射疗法按摩的时候,根据脏腑的表里关系,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选用适当的反射区。
五行学说认为,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又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说法。
在五行中,木、火、土、金、水分别与脏腑中的肝、心、脾、肺、肾相配,而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五行中又有相克的关系,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人在大怒之后往往会影响脾胃功能,最常见的就是食欲不佳。这时如果用疏肝理气或清泻干货肝火的方法,可以使脾胃的功能恢复正常。
另外,脏腑还与五官有联系,在五官患病时,也可以取相关的脏腑来治疗。如耳有毛病,按摩时可以在肾与膀胱反射区多用力按压一下,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按系统配区法
此法最容易理解,操作起来也最简单,而疗效却很好,因此初学者最好先选用这种方法。它是先把足部的反射区系统地按摩一遍,就等于把全身各系统都按摩了一遍。其优点是首先对全身的功能进行了调整;其次增强了全身的免疫功能,提高了抗病能力;最后达到促进患病器官康复的目的。
对于一些急性病症的反射区,可再加用重点刺激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按生理解剖配区法
如果把双足并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坐着的人形,在这个人形上可投影出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根据这一原理,在进行足部按摩时,依据不同病症可取相应的反射区来治疗各种疾病。
如眼病就可以在眼反射区重点刺激,颈椎病可以在颈椎反射区加强刺激。
足部反射区疗法原理
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阴阳的平衡被打破所致。足部反射区与机体各脏腑器官有密切联系,对反射区进行按摩刺激。可调节机体达到新的平衡,消除疾病,恢复健康。
人体存在一个经络系统,将脏腑组织器官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维系气血运行,使各部位功能协调平衡。
主要是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其中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阴跷脉起于足部;
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阳维脉、阳跷脉止于足,都通往特定的脏器。
双足通过经络系统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复杂联系,构成了足部与全身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脏腑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会反应到足部。对足部反射区按摩刺激可调理全身经络。
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中”反射区”这一概念,是指”神经集结点”。人体每个组织器官在其双足都有其神经末梢的终末点而固定在一定部位上,即所谓”反射区”。也就是指人体的各组织器官,五脏六腑,在其双足均有相对应的解剖位置,这一解剖位置称之为”反射区”。
由于人体的特殊构造,所有器官都有神经延接至足部,其末梢神经区块,就是所谓的反射区。
临床实验证明,人的双脚合并正是人体器官组织立体分布的缩影。当体内器官或腺体异常时,其足部反射区就会有结晶沉积而成为(痛点)。当一个人的某个组织器官或五脏六腑发生病理变化时,将在人体双足相对应的反射区上产生组织变异。刺激这些有组织变异的部位就会有疼痛感,亦叫作压痛反应。
适当刺激各反射区,会加快排除沉积在组织周围的*素和废物,因而达到疗效,这就是现代医学所称的第三医学:利用刺激细胞组织的再生能力,让器官自我恢复并保持正常功能的理疗法。
用足部反射区疗法养生调理,具有以下优点:
(1)准确反映疾病摸反射区就能知道身体的毛病。
(2)不损伤肝肾,比药物更加安全、可靠。用足部反射区来调理身体,说简单点,就是直接用手或按摩工具在反射区按摩、揉搓,这样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而且,用足部反射区来调理身体完全不会扰乱我们身体内部器官的机能,不会加重肝肾的负担,比较安全。
肾上腺反射区
主治:各种炎症、哮喘、心律不齐、昏厥、风湿症。
定位:双足足掌第二跖骨上端稍外侧。
肾反射区
主治:肾炎、肾结石、肾功能不良、尿*症、腰痛、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浮肿。
定位:双足足掌第二跖骨下端与第三跖骨下端关节处。
腹腔神经丛反射区
主治:腰背酸痛、胸闷、打嗝、胃痉挛、腹胀。
定位:双足足掌中心,第二、三、四跖骨中段。
输尿管反射区
主治:输尿管炎、输尿管狭窄、高血压、动脉硬化、风湿症、泌尿系统感染。
定位:双足足掌自肾至膀胱反射区的弧状的区域。
膀胱反射区
主治: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其他膀胱疾病。
定位:双足足掌内侧内踝前方,舟骨下方拇展肌旁。
大脑反射区
主治:脑震荡、脑卒中、脑血栓、头晕、头痛、感冒、神经衰弱、视觉受损。
定位:位于双足拇趾趾腹全部。
垂体反射区
主治:甲状腺、副甲状腺、肾上腺、生殖腺、脾、胰等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
定位:位于双足拇趾趾腹正中。
小脑、脑干反射区
主治:脑震荡、高血压、肌腱关节病。
定位:小脑反射区位于双足拇趾第一节根部正面靠近第二趾骨处。脑干反射区位于双足拇趾根外侧靠近第二节趾骨处。
额窦反射区
主治:脑卒中、鼻窦炎、眼耳口鼻疾病。
定位:位于双足十个趾端趾腹。
三叉神经反射区
主治:面部神经麻痹、失眠、感冒、腮腺炎,眼、耳、口引发的神经痛。
定位:双足拇趾外侧,靠近第二趾间。
眼反射区
主治: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远视、青光眼、白内障、怕光、流泪、老花、眼底出血。
定位:双足第二、第三趾的中节和近节上。
耳反射区
主治:耳鸣、耳炎、外耳道湿疹、耳聋。
定位:双足第四、第五趾的中节和近节上。
鼻反射区
主治:鼻塞、流鼻涕、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及上呼吸道感染。
定位:双足拇趾趾腹内侧,靠近拇趾甲上端延至其根底。
颈项反射区
主治:颈项酸痛、颈项僵硬、头晕、头痛、流鼻血、高血压、落枕。
定位:双足拇趾底部横纹处。
斜方肌反射区
主治:肩周炎、肩背酸痛、两臂无力、手麻、落枕。
定位:双足足掌第二、第三、第四跖趾关节的下方,呈一横带状的区域。
朱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