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看到孩子食欲不振或长得较慢、头发稀疏等,就觉得孩子是缺钙了,去药店买各种昂贵的钙片给孩子补,其实,关于给孩子补钙,我们是存在一些思维误区的。
曾经有新闻报道,黑龙江一个18个月大的宝宝,医院看病,结果发现输尿管下段有一个11毫米长、5.9毫米宽,花生米般大的结石!
而出现结石的原因,是妈妈担心宝宝缺钙,给娃已经补了半年多的钙,平时也会给宝宝经常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和各种豆制品。
所以,给孩子补钙,真的不能瞎补!
那么,到底哪些孩子才需要补钙呢?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孕中晚期是胎儿骨骼生长发育和钙存留的关键时期,所以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身体的钙存量相对足月儿就会少一些,出生之后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会更多,如不及时补充,就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建议出生前3个月每天补充维D单位及一定的钙量,待宝宝体格与其他同龄宝宝相当后,维生素D可以减少到每天单位,钙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再决定补或者不补。
营养性佝偻病儿童
营养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维生素D缺乏或摄入不足导致的一种疾病,因为维生素D缺乏,导致孩子体内钙的吸收受限,所以,要预防这个疾病,需要补的是维生素D,而不是钙。
但如果已经确诊为营养性佝偻病,就需要补钙,钙的摄入标准是0-6个月每天摄入毫克,6-12个月每天摄入毫克,1岁以后每天摄入要大于毫克。
营养性佝偻病可能会引起低钙性心肌病,甚至导致死亡,而且这种影响会持续到孩子成年,引发癫痫、肺炎、发育障碍等后遗症,所以父母要引起重视。
从饮食中没有办法获得足够钙的儿童
在孩子的不同阶段,钙的来源也不相同,所以需不需要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胎儿期
胎儿期的营养主要源于妈妈,只要妈妈的钙补充够了,胎宝宝就不会缺钙。孕早期妈妈们需要每天摄入毫克钙,孕中期和孕晚期需要每天摄入毫克钙。
哺乳期
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只要哺乳妈妈的钙摄入充足(哺乳期妈妈每天需要1毫克),不需要给宝宝额外补,如果喝奶粉,配方奶中也会含有相应的钙,不需要额外补。
6个月后
6个月后的宝宝对钙的需求也大了,但同时宝宝开始吃辅食,不仅能从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中获得钙,还能从辅食中获得钙,所以饮食均衡的情况下,也不需要额外补钙。
具体的可以参考下图: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儿童钙营养专家共识()中对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达到适宜摄入量的儿童仅有约10%。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的长大,奶的摄入量不足,再加上挑食,不喜欢吃绿叶菜、豆制品的话,很难从日常的饮食中获得足够的钙。
比方说1-3岁的宝宝,每天的钙需求量是毫克,每天的奶量达到毫升,再加上一些辅食,基本不会缺钙,但如果孩子每天的奶量只有毫升,从辅食中摄入的钙量也不足,那就可能存在缺钙的情况,可以按照需求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毫克,来给宝宝额外补一些钙剂。
最后,我们来捋一捋含钙比较多的食物。
牛奶及奶制品是补钙的最佳钙源
每mL牛奶有差不多mg的钙,所以牛奶及奶制品,是最佳的补钙来源。
豆类、豆制品
各种豆类及豆制品的钙含量也很多,豆腐干的钙含量高达mg/g,*豆的钙含量达mg/g。
绿色蔬菜
油菜、西蓝花、芹菜等绿色蔬菜的含钙量也比较高,虽然吸收率哺乳奶制品,但胜在量大,而且绿叶菜中富含维生素K,能够参与骨质的形成,帮助强健骨骼。
芝麻花生
芝麻、花生、葵花子等含钙也较高,每日一小勺芝麻酱(差不多20g左右)可以提供mg以上的钙。但注意给孩子吃要弄碎。
鱼虾
草鱼、蛙鱼、*鱼、虾皮等也含有丰富的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