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 [复制链接]

1#
北京湿疹医院治疗 http://m.39.net/pf/a_8839607.html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属于非梗阻非返流型,又称先天性输尿管末端功能性梗阻。现在一般认为是由于胚胎期输尿管发育速度快于肾脏上升速度,输尿管外膜结缔组织增生,引起末端输尿管蠕动异常,形成功能性梗阻,使肌层尤其是纵肌逐渐出现压迫性萎缩,加之炎症细胞积聚,胶原纤维增生,最终使输尿管及肾盂扩张积水。该病男性比女性多见,婴幼儿居多,成人少见,儿童起病急、进展快,而成人可长期无症状,或偶尔有腰腹胀痛感。先天性巨输尿管主要的超声表现为输尿管呈显著扩张,且以中下段扩张为著,内径多在2cm以上,近狭窄段可呈杵指状、梭形或鼠尾状扩张,伴有患侧肾轻度或中度积水,输尿管的扩张程度与肾积水程度常常不成比例。而上尿路或下尿路梗阻性病变如输尿管结石、肿瘤等所致的输尿管扩张,其内径一般不超过2cm,超声检查多能发现梗阻的病因。本病应与输卵管积水、盆腔囊肿等鉴别,同时要除外结石、肿瘤及外界压迫等。

病例一

患儿男性,1岁,超声声像图显示左肾长大,形态基本正常,集合部最大分离暗区约1.9cm,内未见强回声团;左侧输尿管全程迂曲扩张,管径最粗约3.1cm,远端内透声差,可见细弱光点回声充填。病理报告:

左侧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粘膜中度慢性炎伴纤维组织增生。

病例二

患者女,32岁,体检发现右肾积水,超声声像图显示右肾集合部最大分离暗区约3.5cm,内未见强回声团;右侧输尿管呈囊状扩张,最粗约5.4cm,内未见确切强回声团。

病理报告:

右侧输尿管粘膜慢性炎伴管壁平滑肌不均匀增生,排列紊乱。

温馨提示:

华西超声现已开通留言功能,点击右下角写留言,把您的想法告诉我们吧:)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网络内容审核:林玲编辑:潘非

看都看完了,不如点这里试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