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在成人较为常见,典型症状是腰痛和血尿,可伴有反复尿路感染。其危险因素主要有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异物等局部因素及引起结石的药物因素。
其中药物性结石较为罕见,难溶性药物(如头孢曲松、茚地那韦、磺胺类药物、阿莫西林等)可结晶成核形成结石,若结石堵塞双侧输尿管,能引起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有短期内大量使用该类药物的病史,多数患者有引起脱水的基础性疾病(如腹泻、呕吐等)。
那肾结石治疗药物有哪些?使用时需注意些什么呢?
α1受体阻滞剂
排石药物,如坦索罗辛。对直径<6mm的输尿管结石,在能控制疼痛,没有尿路感染和肾功能损伤的情况下,使用α1受体阻滞剂可促进结石排出,其也可有效缓解肾绞痛。
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乏力、困倦、直立性低血压、异常射精等。
慎用于肾功能不全、直立性低血压、冠心病者。
与西咪替丁联用,可抑制坦索罗辛的代谢,增加其血药浓度而致*性反应。首次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可增加发生低血压的风险.
与CYP2D6的中效或强效抑制剂如氟西汀或与CYP3A4的中效或强效抑制剂如酮康唑合用,可致坦索罗辛的清除率明显下降,血药浓度升高。
氢氯噻嗪
可促进远曲小管由甲状旁腺素(PTH)调节的Ca2+重吸收过程,减少尿Ca2+含量,进而减少Ca2+在管腔中的沉积,可能是因Na+重吸收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降低,促进基侧膜的Na+-Ca2+交换所致,可用于高钙尿的治疗,是儿童高钙尿的首选用药,其可降低约50%的尿钙。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乏力、倦怠、眩晕、食欲缺乏、腹泻、血压降低、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高血钙、低血磷)、高血糖症、高尿酸血症、氮质血症、升高血氨、血脂紊乱(TC、TG、LDL、VLDL升高)、肌痛、腱反射消失、光敏性皮炎等。
禁用于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与洋地*类药物联用,可因引起低血钾而加重后者的*性。
与巴比妥类药物联用,可致直立性低血压。
与碳酸氢钠合用,致低氯性碱中*的可能增加。
与维生素D合用,可并发高钙血症。
钙剂
肠源性高草酸尿治疗可选用钙剂,其可促进草酸在肠道内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沉积而减少草酸的吸收,餐前30min口服。同时避免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
注意事项:
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和便秘等。
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时避免使用。
钙剂中的钙离子可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络合,致药物吸收障碍,降低药物AUC,易造成抗感染治疗失败。
维生素B6
可用于原发性高草酸尿,维生素B6是丙氨酸乙醛酸转化酶(AGT)的辅酶,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6可稳定该酶并增强其活性,维生素B6对约30%的I型高草酸尿者有效(有效的定义是治疗3个月后尿草酸含量下降30%)。
注意事项:
罕见过敏反应。
长期与过量使用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等。
环磷酰胺、环孢素、糖皮质激素、异烟肼、青霉胺、氯霉素、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等可拮抗维生素B6或增加维生素B6经肾排泄,引起贫血或周围神经炎。
枸椽酸钾
可用于低枸椽酸尿,枸椽酸钾可降低结石复发率,降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残石的生长速度。
可用于高尿酸尿,调节尿pH值是治疗尿酸结石的关键,枸椽酸钾可碱化尿液,无需常规给予别嘌呤醇,根据尿pH值调剂量,预防结石复发时目标pH值为6.2-6.8,溶石治疗时目标pH值为6.5-7.2。
可用于胱氨酸结石,枸椽酸钾可提高尿pH值,而提高尿中胱氨酸溶解度,目标pH值为7.5-8.5。同时给予大量水化治疗,降低结石的形成风险。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可见轻微的胃或腹部疼痛,偶见轻微的腹泻和恶心。
禁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酸碱平衡失调、慢性泌尿道尿素分解菌感染及氯化钠绝对禁用者。
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保钾利尿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联用时,易引起高钾血症。
枸橼酸盐制剂与含铝的药物同用会增加铝的吸收,若联用建议间隔至少2h。
碳酸氢钠
可用于胱氨酸结石,碳酸氢钠可提高尿pH值,而提高尿中胱氨酸溶解度,目标pH值为7.5-8.5。同时给予大量水化治疗,降低结石的形成风险。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有胀气、嗳气、胃肠道不适、继发性胃酸分泌增加,长期使用需警惕血钠升高及高血压。
碳酸氢钠使用过程中血碳酸氢根浓度应维持在22-26mmol/L,血碳酸氢根浓度26mmol/L可增加心衰的风险,血碳酸氢根浓度22mmol/L可增加肾脏疾病的风险。
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碱血症,并因钠负荷增加诱发充血性心衰和水肿。
与其他药物相隔1-2h服用。
硫普罗宁
可用于胱氨酸结石,硫普罗宁可大幅度提高尿中胱氨酸溶解度,而降低尿胱氨酸。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味觉异常、疲乏、肢体麻木、胆汁淤积、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若外周白细胞计数降至3.5×/L以下,或血小板计数降至10×/L以下,建议停药。
不得与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合用。
其他
抗生素可用于感染性结石,包括鸟粪石、碳酸磷灰石和磷酸铵镁结石。需足疗程抗生素治疗,通常采取3个月的抗生素治疗,若尿培养阴性,可停用。
尿素酶抑制剂乙酰氧肟酸(AHA)能不可逆抑制细菌产生脲酶,抑制尿素水解减少尿中胺的产生,可降低磷酸铵镁尿结石形成风险,延缓结石生长。
投稿戳我排版:杨洁|刘海洋投稿邮箱:yangjieam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