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我国现有上亿人患慢性肾脏病;而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患病率为12.8%,我国的糖尿病人约1.2亿人。也就是说,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人数比糖尿病人少不了多少。
但在人们的认识里,糖尿病人遍地都是,而慢性肾脏病人却没有多少,人们普遍忽视慢性肾脏病的存在。
临床上经常发现,一些人本不是肾脏病比如“腰痛”、“性功能不好”却去肾内科就医,而对真正的肾脏问题比如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却视而不见;肾脏出现问题,不去控制危险因素,而是想尽各种办法去“大补”。可以这样说,肾内科是健康误区“污染”最严重的医学专业之一。
人体有两个肾脏,位于腰部,左右相对,看起来就像一对竖立的蚕豆。认识肾脏,先要了解肾脏的功能。
肾脏的滤过功能
这如同用筛子筛粮食,粮食留下,而粮食中的沙粒等被筛出。
●后阀门
肾脏还像人体的“后阀门”,调节人体的血容量稳定、钾、钠、氯等电解质稳定和酸碱平衡。
假如摄入的水多了,或者钾、钠等电解质摄入多了,肾脏就将多余的水和电解质排出;而遇到失血、脱水等情况缺水了,或者电解质缺乏了,肾脏就减少甚至停止水和电解质的排出。
所以,只要肾脏正常,体内既不脱水也不水肿、既不血钾高也不血钾低、既不过酸也不过碱。健康肾脏对维护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度的平衡以及血压的稳定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不知道,肾脏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够分泌许多物质调节人体的许多功能。
●肾素
当肾脏缺血,比如失血、脱水以及肾动脉狭窄等,或者肾脏受到各种损伤刺激后,肾脏就会分泌一种物质叫“肾素”,由此激发多米诺骨牌样的一系列效应。
肾素是一把“钥匙”,能够启动一个神奇的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这个系统过度激活会引起血压升高、水肿,并反过来伤害肾脏以及心脏。
●前列腺素
具有扩血管和降压作用,肾脏受损后分泌减少,血压升高。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进红细胞的生成。肾功能受损后,促红素分泌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就会出现贫血,称肾性贫血。
●活化维生素D3
皮肤经过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VitD是没有活性的,必须经过肾脏活化才具有活性。肾功能受损后,VitD活化障碍,钙吸收减少,排出增加,引起骨质疏松,还会使血磷升高,带来一系列问题。
了解了肾脏功能,就能知道肾脏受到损害后会出现什么问题。
肾脏受损后,会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还会出现代谢性酸中*、血肌酐升高、高血钾、贫血、缺钙、骨质疏松、高磷血症等。
一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
医院检查发现的证据,临床医生主要上述证据对肾脏病做出诊断。那患者本人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可能出现肾脏病了呢?
二
慢性肾脏病常见的症状
下列表现,可能提示肾脏病的存在:
●尿中有泡沫
●尿血
少数严重的血尿,肉眼就能看出来,像“洗肉水”一样,甚至更重的就像鲜血,还可以看到血凝块,这叫“肉眼血尿”。
还有一些情况,尿液呈暗红色或者酱油色,一般见于急性肌溶解或者急性溶血。出现肉眼血尿或者酱油色尿,一般第一时间就会就医。
大多数情况是,尿中只有少量的红细胞,肉眼看不到,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称“镜下血尿”。和蛋白尿一样,镜下血尿也是尿检发现的。
解释:血尿的产生原因和蛋白尿差不多,都表示肾脏的滤过膜受损。
●高血压
尤其是年轻人高血压,首先要怀疑肾脏出了问题。我们常说的高血压,如果不特殊说明,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大多40岁以后发病。
而肾脏受损后,也会出现高血压,这种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年轻人,所以,许多年轻人高血压肾性高血压的可能性大。
解释:肾脏是调节人体血压最重要的器官。肾脏受损后,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引起高血压。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肾脏受损后,会分泌一种激素叫“肾素”,肾素引起高血压。
●血肌酐增高
轻、中度的血肌酐升高是感觉不到的,只要抽血检查才能发现。血肌酐升高就意味着肾功能下降。
解释:血肌酐是人体的代谢废物,每天产生的量相对恒定,而且绝大部分血肌酐通过肾小球排泄,所以根据血肌酐水平升高推测肾功能下降。
●尿量改变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在ml左右,尿量少于ml叫尿量减少,少于ml叫少尿,少于ml叫无尿,大于ml称多尿。
正常成人夜间一般不排尿,如果习惯性的每晚起夜2-3次或更多,而且夜间尿量大于24小时总尿量的1/3,称夜尿增多。
解释:肾小球排出的水分,99%又被肾小管回吸收,而且夜间分泌的尿液几乎完全被回吸收,所以正常人夜间无尿。
但是,当肾小管损伤后,回吸收能力减退,夜尿量增多。常见肾小管慢性损伤的原因有长期高血压导致的高血压性肾脏病,长期服用损害肾脏的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肾损伤。
●尿频、尿急、尿痛
合称尿路刺激征,是尿路感染的特征性表现,常见于已婚女性。
解释:膀胱中两个输尿管开口和尿道开口是一个三角区,当储存在膀胱内尿达到一定量后刺激膀胱三角就会产生尿意而排尿。
但是,如果膀胱内感染,感染分泌物反复刺激三角区也产生频繁的尿意。
●脸色苍白
脸色苍白是因为出现了贫血。比较严重的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后就会出现肾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萎*、眼结膜苍白、唇甲苍白无光泽等。而且贫血的严重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一致。
一般来说,因为生理的原因,中青年女性更容易发生贫血,而男性贫血较少见。如果一个男性出现贫血,请一定要坚持肾功能。
解释: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慢性肾脏病,肾脏分泌的促红素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就会出现贫血,称肾性贫血。
●肾脏缩小
肾脏萎缩也是感觉不到的,都是体检时发现的。正常肾脏长10cm,肾皮质厚1.5cm。如果肾脏小于9cm,或者肾皮质小于1.2cm考虑出现了肾萎缩。
解释:慢性肾脏病久治不愈,就会出现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如同肝硬化肝脏萎缩一样出现肾萎缩。肾萎缩时肾功能肯定下降了。
●骨质疏松、反复骨折
肾功能受损后,出现缺血钙、高血磷、骨质疏松,严重的骨质疏松反复发生骨折。
解释:皮肤经过紫外线照射产生的VitD必需经过肾脏活化才能产生活性。肾功能受损以后,活性VitD缺乏,钙吸收障碍,而且丢失增多,而且磷排泄障碍,出现一系列钙磷代谢障碍问题。
三
出现下列现象,应尽早进行肾脏相关检查
●眼睑、面部水肿,脚部、踝部水肿;
●疲乏无力,精力不充沛;
●夜尿增多;
●高血压,尤其是年轻人高血压;
●尿中有泡沫;
●尿颜色加深,尤其是在感冒后;
●恶心、呕吐,食欲降低;
●面色及甲床苍白;
●口气中尿骚味;
●皮肤瘙痒。
四
肾脏相关的检查有哪些?
●肾脏常规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彩超等;
●稍复杂的项目还包括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蛋白定量、尿相差镜检、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检查;
●专业的检查包括肾穿肾组织病理学检查、肾功能显像、基因检测等。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本文来源于肾病科普,作者:李青大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