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医讯为您准备了系列饕餮盛宴,零距离围观CSCO肿瘤微创外科专家委员会主委尹路教授团队,开展的疑难手术。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37岁。
主诉:发现肠瘘1月余。
现病史:患者1月前出现伤口流液,颜色为土*色,伴有臭味。外院行保守治疗后无效。追问病史,患者年确诊为直肠癌,后行化疗7次,放疗5次。.0患者外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为腺癌,未见淋巴结转移。术后行化疗3次。.01患者行造口回纳术,术后多次发生不全梗阻,伴有恶心呕吐。肛周红肿、皮肤破溃。.05外院肠镜发现“冰冻盆腔“,医院怀疑为放疗并发症。现为进一步诊治,我院门诊拟”肠瘘”收治入院。整个病程中,患者精神可,食欲差,睡眠可,小便可,大便不畅,体重减轻约5公斤。
术前诊断
1、肠皮肤瘘
、粘连性肠梗阻
3、腹腔感染
4、放射性肠炎
5、严重营养不良
6、重度贫血
7、低蛋白血症
8、直肠恶性肿瘤个人史
手术方案
腹腔镜探查+肠瘘切除术+肠切除吻合术+末端回肠造口术+肠排列术
主任手记
今日手术体会:
1、外科医师不仅要熟悉正常解剖,还要随时警惕病理解剖,特别是此患者经历过手术前新辅助放疗,接着行两次盆腹腔手术,导致患者重要解剖结构变形或移位(膀胱包裹瘘口,右侧输尿管移位):放射性膀胱炎导致膀胱壁增厚,膀胱收缩能力减弱,松弛的膀胱壁因为肠瘘感染包裹腹壁下瘘口。腹腔镜探查结合皮肤瘘口血管钳指引时容易将膀胱误认为肠管,若继续分离,难免损伤膀胱三角。
、术中探查发现肠瘘原因为第六段小肠局部粘连于骶前,造成梗阻,放射性肠炎,肠瘘,此瘘口又与结肠相通。分离此粘连遭遇骶前血管的考验,稍不注意损伤骶前血管势必会造成大出血,这对于这个术前重度贫血的患者无疑时非常危险的。此处分离的技巧在于精细腔镜下剪刀的仔细操作,吸引器配和吸引以保持术野清晰。
3、患者吻合口狭窄,又经历盆腔放疗,纤维化导致扩肛难度比较大基本扩不开,瘘口又较肛指难以到达。放置肛管作为导引对于腹腔镜手术辨认结肠非常重要,而放肛管又因吻合口狭窄肛管难以直接通过,需准备一把带弧度的弯肠钳,扩开吻合口同时并可自肛门顺骶骨S型弧度置入肛管。
4、最后要强调术前全面评估的重要性。患者是一名年轻男性,直肠癌新辅助放疗后行L-DIXON+末端回肠造口,回纳造口后发现肠瘘。复杂肠瘘(经造影证实为小肠-皮肤瘘和结肠-皮肤瘘,并且结肠瘘和小肠瘘相通并由一共同瘘管漏至皮肤,造影显示瘘管呈“Q”字形状,走形于膀胱前进入盆腔,Q字中间为一脓肿,已形成纤维包裹。)造成盆腔脓肿,小肠梗阻以及纤维化,一定程度上造成输尿管扩张。因此针对再次盆腔手术,又经历放疗的病人,我们主张术前行双侧输尿管支架置入,输尿管支架可作为术中指引避免损伤。
手术回放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