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尿道炎是尿路感染吗 [复制链接]

1#
白颠病要怎么治疗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68.html
第一章绪论

健康评估:健康评估是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护理对象的健康资料,以明确其健康状况,所存在的健康问题以及可能的原因,确定其护理需要,进而做出护理诊断的过程。

第二章问诊

一.名词解释

1.问诊:问诊是通过对病人或知情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询问,从而获得病人健康相关资料的交谈过程。

2.主诉:主诉为病人感觉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性质和持续时间,即病人此次就诊的主要原因。

3.发热: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所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4.牵涉痛:即内脏器官疾病引起疼痛的同时在机体某表面也发生痛感。

5.咯血:是指喉及喉部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并经口腔排出。

6.发绀: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或血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所致的皮肤黏膜青紫的现象,多发生于舌、口咽、甲床等处。

7.吞咽困难:是指食物从口腔至胃、贲门运送过程中受阻而产生咽部、胸骨后或食管部位的梗阻停滞感。

8.呕血:是指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的现象。

9.*疸: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致巩膜、皮肤及黏膜*染的症状和体征。

10.眩晕:是病人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

11.晕厥:是指一过性广泛性的脑供血不足所致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

12.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发生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

13.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功能失调状态。

二.简答题

1.简述发热的分度

按发热高低(以口腔温度为准)可分为:

(1)低热:37.3℃~38℃;

(2)中等度热:38.1℃~39℃;

(3)高热:39.1℃~41℃;

(4)超高热:41℃以上。

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1)体温上升期:皮肤苍白、无汗畏寒、寒战,体温上升。产热大于散热。

(2)高热期: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产热与散热平衡。

(3)体温下降期:出汗多,皮肤潮湿。散热大于产热。

3.简述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

(1)出血点:直径不超过2mm,又称瘀点;按压后不褪色;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

(2)紫癜:直径3~5mm;按压后不褪色;常见于血小板减少,血管壁缺陷。

(3)瘀斑:直径大于5mm;初期呈暗红色或紫色,逐渐转为*褐色、*色或*绿色,约两周左右可被完全吸收。瘀斑常提示血管壁缺陷和凝血障碍,大片瘀斑可见于严重凝血障碍性疾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以及严重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

(4)皮下血肿:片状出现并伴有局部皮肤明显隆起,如血友病。

4.皮肤黏膜出血的发病机制

(1)血管壁功能异常

(2)血小板数量及功能异常

(3)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不足

(4)抗凝物质增多或纤溶亢进

5.不同疾病引起的全身性水肿的临床表现

①心源性水肿:见于右心萎缩,缩窄性心包炎。特点为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脚踝,腰骶部);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

②肾源性水肿:常见于肾病;首先出现在眼睑,再出现于颜面部,以后可发展为全身水肿;指压凹陷明显。

4.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项目

肾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

初始部位

从眼睑、颜面开始,蔓延及全身

从低垂部位开始,向上蔓延及全身

发展速度

发展迅速

发展较缓慢

水肿性质

软而移动性大

较坚实、移动性小

伴随改变

高血压、尿常规异常、肾功能异常

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大、颈静脉怒张

5.简述按血清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分类的脱水

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mmol/L;可见于水摄入不足;水丢失过多:(1)经胃肠道失水过多(2)经呼吸道和皮肤失水过多(3)经肾失水过多。

低渗性脱水: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mmol/L;可见于长期使用利钠排尿剂或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

等渗性脱水:水与钠成比例地丧失,细胞外液呈等渗状态,血清钠浓度保持在~mmol/L;可见于大面积烧伤。

6.肺源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

肺源性呼吸困难:

(1)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称为“三凹征”。

(2)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

(3)混合性呼吸困难: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

心源性呼吸困难:

(1)劳力性呼吸困难

(2)端坐呼吸:采取端坐位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4)粉红色泡沫痰

(5)肺尖闻湿罗音,奔马律

7.咯血的发病机制

(1)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病因;肺结核是我国首要病因。

(2)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

(3)血液病:白血病

(4)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8.咯血的临床表现

(1)小量咯血:痰中带血。

(2)中等量咯血:每日-mL,鲜红色

(3)大量咯血:每日大于mL或一次咯血在mL以上,伴有呛咳,呼吸急促。

9.发绀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1)血氧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加:

①中心性发绀:肺性发绀:由于呼吸功能不全,肺氧合作用不足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心性发绀:先心病;法洛四联症

特点:全身发绀,发绀部位皮肤温暖,常伴杵状指。

②周围性发绀:淤血性周围性发绀:组织消耗过多氧所致,常见右心衰竭

缺血性周围性发绀:循环血量不足,周围组织缺血,缺氧所致,严重导致休克

特点:肢体末端,下垂部位发绀,温度低

(2)血液中崔仔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10.*疸发生机制

(1)溶血性*疸: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的非结合胆红素增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泄能力

(2)肝细胞性*疸:肝细胞的损伤致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降低。

(3)胆汁郁积性*疸:胆汁分泌功能障碍,毛细胆管的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疸。

11.尿失禁发生的机制:

(1)压力性尿失禁

(2)反射性尿失禁

(3)急迫性尿失禁

(4)功能性尿失禁

(5)溢出性尿失禁

12.请简述眩晕对病人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影响:视物不清,身体不能保持平衡导致跌倒等意外

措施:加床挡

13.简述以觉醒状态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1)嗜睡:为程度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持续睡眠状态,可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和做出反应,当刺激停止后又很快入睡。

(2)昏睡:是病理性的嗜睡状态。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一般外界刺激不易唤醒,需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烈刺激方能被唤醒,但又很快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3)昏迷:①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对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和吞咽反应可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②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疼痛刺激可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无眼球运动,可有生命体征轻微异常。③深度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眼球固定、瞳孔散大,深浅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明显异常。

三.知识点

1.脑血栓形成常发生于睡眠时;脑出血常发生于情绪激动时;脑动脉瘤——青少年

2.上腹痛常提示胃、十二指肠或胰腺病变;右下腹痛多为阑尾炎所致;肺梗死所致胸痛位于胸骨后,向颈、肩部放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所致疼痛多在心前区与胸骨后或剑突下,可向左肩和左臂内侧放射。

3.伤寒、大叶性肺炎高热期——稽留热;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间歇热;

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感染等——弛张热;

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不规则热。

4.发热的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小儿高热者易发生惊厥。

5.心绞痛可牵涉至左肩和左前臂内侧;胆囊疼痛可牵涉至右肩;胰腺痛可牵涉至左腰背部。

6.三叉神经痛最突出的特点是发作性剧烈疼痛,具有发作性、局限性和间歇性的特点。

7.无色透明痰:急性支气管炎;白色黏痰:支气管哮喘;铁锈色痰:肺炎球菌肺炎;

*色或*绿色痰:化脓感染;绿色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

黑色痰:尘肺;痰白粘稠且牵拉成丝:真菌感染;棕红色胶冻样痰:克雷伯菌

绿色浓痰:绿脓杆菌感染

8.主动脉源性内脏痛:常见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胸痛特点是撕裂样胸,背部剧烈疼痛。

食管源性胸痛:典型表现为胸骨后或胸骨下发作性疼痛,呈烧灼样(食管反流征)

9.胆道蛔虫为“钻顶样”绞痛,伴大汗,辗转不安。

10.水肿的潜在并发症:急性肺水肿

11.发绀发生机制: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绝对量增加;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12.呕吐物性质:高位肠梗阻多为酸腐味;低位小肠梗阻多为粪臭味;有机磷中*者大蒜味;糖尿病多为烂苹果味。

13.食管癌典型临床表现:进行性吞咽困难

14.呕血的病因:食管癌;消化性溃疡;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白血病;再障。

15.呕血的临床表现:胃内血量达到~ml时,可引起呕血;每日出血量50~70ml时,可有黑便;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可有粪便隐血实验阳性。

16.便血的临床表现: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血液可与粪便混合或全为血液。直肠、肛门或肛管出血,血色鲜红附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有鲜血滴出。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可排出洗肉水样血性便,有特殊腥臭味。急性细菌性痢疾为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为黏液样便;阿米巴痢疾为暗红色果酱样便。

17.腹泻特点:急性腹泻者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粪便量多而稀薄;

慢性腹泻者每日排便次数或与腹泻与便秘交替。

18.腹泻对病人的影响:粪便中含水量大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肛周皮肤破损,严重可干扰病人休息与睡眠。长期可引起营养不良,情绪异常。

19.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1.7~1.71μmol/L

20.血尿的临床表现:镜下血尿者尿液颜色如常人。

肉眼血尿:每升尿液含血量超过1mL时,尿液呈淡红色洗肉水样;严重血尿者尿液呈血液状;肾脏出血者,尿液与血液混合均匀,呈暗红色;膀胱或前列腺出血者尿液颜色鲜红,有时可见血凝块。

起始段血尿:提示病变在尿道;全血尿:提示血尿来自肾脏或输尿管;

终末血尿: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颈部、三角区或后尿道的前列腺和精囊腺。

21.尿潴留的伴随症状:尿潴留伴腹部绞痛:膀胱结石;

尿潴留伴尿频、尿急、排尿踌躇和射尿无力: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

22.正常膀胱容量为-mL;产生尿意的膀胱容量为-mL

四.病例分析

病人男性,30岁,工人,8年前出现咳嗽,咳脓痰、偶可出现咯血,医院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具体诊断,治疗不详)。今晨起床后突然出现剧烈咳嗽,伴胸闷不适,继而咯血ml左右,遂急诊入院。入院时病人一般状态差,消瘦,表情焦虑、恐惧,呼吸急促。

(1)病人主要症状特点是什么?

中等量咯血

(2)咯血对病人的主要影响有什么

一般状态差,消瘦,表情焦虑、恐惧,呼吸急促

(3)你认为病人可能存在的护理诊断有哪些?其中首优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焦虑:与反复呕血,久治不愈有关

恐惧:与呕血不止有关

潜在并发症:窒息,肺不张,肺部继发性感染,失血性休克

首优护理诊断:窒息

(4)还需进一步了解哪些信息?

诊疗护理经过(处理,药物);了解呕血的病因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2#

尿道炎的概念

尿路感染是一种炎症的总称,包括肾盂肾炎、输尿管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等。所以尿道炎是尿路感染的一种,属于下尿路感染的范畴。

尿道炎和膀胱炎属于下尿路感染,常见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烧灼感。而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输尿管炎症和肾盂肾炎。它的常见症状是发热、高烧、寒战等等。

病症

尿道炎主要指通过性接触传播,由淋病奈瑟菌或非淋病奈瑟菌的病原体所致。根据进展速度可分为急、慢性尿道炎,主要表现为尿道口黏膜红肿、发痒、刺痛等症状,属性传播疾病。

治疗

淋菌性尿道炎

治疗药物治疗首选头孢曲松肌内注射,口服药物可选择头孢克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大观霉素可用于妊娠期妇女与对喹诺酮类药物或头孢菌素过敏的病人。

非淋菌性尿道炎

可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另外还可选择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用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对于妊娠期妇女,可选择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物。

日常护理

尿道炎患者可以热水坐浴,以减轻疼痛不适感,有尿意时应马上排空膀胱,防止膀胱过度膨胀。

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冲刷尿道。

合理作息,避免熬夜,注意膳食平衡。

勤换洗内裤,防止细菌滋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