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家开放三胎,很多家庭跃跃欲试,但孕期的 [复制链接]

1#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年5月31日召开会议,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新闻一出,引起网友热议。大家纷纷表示,仿佛二胎在北方才“刚刚”普及没有几年,“三胎”来得有点儿太突然。

一时间,网友们发挥了自己的幽默特长,在网上晒出各种自制高效图片和段子,仿佛生不生三胎还在其次,先秀一下幽默比较重要。

网友晒图网友晒图

其实调侃归调侃,相信大家都明白国家的良苦用心。中国人口众多,老龄化严重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长久发展。鼓励生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问题。针对广大年轻人的“养孩难”的问题,相信国家也会推出相应鼓励配套措施。

讨论完新闻,我们聊回到生孩子的问题。生育问题是一个家庭的大事件。小两口结婚以后,诸如是否生孩子,打算生几个这类的决定仿佛总要照顾到婆婆妈妈们的意见。但是真正怀孕以后,所有的孕期问题,就只有准妈妈一个人来面对了。

准妈妈要一个人经历孕期的各种不适以及尴尬事。这些事对于生过孩子的女性朋友来说可能记忆犹新,但对于新手准妈妈来说,一定会措手不及。

到底有哪些尴尬事,准妈妈又要如何应对呢?

01孕期尴尬事之-----孕期便秘

便秘是孕期最常见的烦恼之一,也是孕妇经常疏忽之处。怀孕期间,孕激素的增加,会降低胃酸分泌量,使肠道消化吸收食物的速度变慢,同时胃肠道肌肉的蠕动能力减弱,导致大便水分减少,比以前更难排出。尤其到了孕中晚期,孕妇

挺着大肚子,行动能降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不怎么活动,便秘问题会出现得更加频繁。便秘看似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小毛病,但是严重了会发生孕妇痔疮、肠梗阻、并发早产等不良后果。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如何从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入手来预防和缓解孕期便秘。

1.养成每天固定的排便时间。

2.保持愉快的心情。

3.平衡膳食,饮食中合理添加蔬菜、水果、杂粮、杂豆类,以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

4.保证每天8-10杯水(毫升左右)的摄入量来促进肠胃蠕动以及保证摄入的膳食纤维发挥最大的作用。5.孕晚期,很多孕妇会因为身体的逐渐笨重而懒于运动,所以便秘现象在孕晚期会更加明显。营养师建议,孕妇即使在身体沉重时,也应该做一些身体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散步、适当的轻松家务等,以增加肠道的排便动力。

孕期便秘的预防和调节除以上的建议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益生菌补充剂、调整铁剂和钙剂的产品种类及剂量、采用开塞露等。孕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案。

02孕期尴尬事之-----孕期尿频

尿频是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如果白天排尿次数大于7次,夜间超过2次,并且间隔时间在两小时以内,通常会被认为是尿频。

很多准妈妈都会被不同程度的尿频所困扰。那是因为怀孕的头3个月,子宫逐渐增大,压迫膀胱,容易产生尿频。或者到了孕晚期,胎儿位置整体下移,加重对膀胱的压力,同样会加重尿频情况。此外,怀孕期间,母体本身代谢产物增加,胎儿代谢产物也需要从母体排出,因此准妈妈肾脏负担加重,尿量也会变多。

以上都是正常的生理性的尿频,不必过度紧张,那应该怎样缓解呢?首先,注意科学适量饮水,少量多次,每天总饮水量通常在~ml左右。不建议为避免上厕所就不喝水的行为。但在睡前1~2小时尽量不喝或者少喝。

果汁、咖啡和茶等饮品可能会加重尿频,怀孕期间最好不喝或少喝。另外像西瓜、冬瓜等利尿食物也少吃一些。准妈妈们有尿意不要憋着,这样会引起泌尿道感染,加重尿频。

其次,多锻炼盆底肌。具体做法是:吸气时紧缩阴道及肛门肌肉,找到憋尿的感觉,保持3~5秒的正常呼吸,慢慢呼气放松肌肉。

最后,建议睡觉的时候尽量避免仰卧,仰卧的睡姿会引起尿液聚集,容易发生感染。可以采用侧卧睡姿以较少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

03孕期尴尬事之-----孕期牙疼

很多准妈妈在孕期会遇到牙疼的情况。龋齿蛀牙、冷热敏感、牙周发炎等牙齿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准妈妈的孕期进食,从而导致准妈妈和胎儿的营养摄入不足。如果准妈妈的牙周炎很严重,还可能会引起低体重儿的出生风险增加,严重的会引起胎儿早产。

那么,如何避免孕期牙齿问题的出现呢?

那就是要在准备怀孕的阶段,也就是备孕期,做好相应的牙齿检查。根据医生的指导方案治疗后再进行怀孕。

哪怕孕前牙齿没有任何不适,也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心理。

这样能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在妊娠期罹患口腔疾病,有利于准妈妈和宝宝的全身健康和口腔健康。

建议提前半年左右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检查的重点是龋病、牙周疾病、阻生智齿,最好拍摄全口的X线片,确保能够发现隐蔽的病变。

不用担心口腔科的x线,其辐射量非常低,不影响备孕。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孕期可能会遇到的尴尬事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其实,无论是头胎,二胎还是三胎。只要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万全的准备,就会拥有一个美好又难忘的孕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