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张大爷在家属的陪同下来院就诊。刚坐下便从背包里拿出一大袋药物,包括中药、中成药、排石颗粒还有头孢类抗生素。张大爷说3个月前在当地卫生院因腰疼查出左肾结石(0.6cm大小),医生开了一些排石颗粒。吃了之后自觉腰疼症状改善,但是排尿过程中并未发现结石排出。从村里打听道“排石一号”和“排石二号”治疗肾结石效果好,并根据配方在镇上多家药店自配“排石药物”进行治疗。服药1个多月时间感觉左侧腰疼加重,小便呈红色,医院检查发现左侧肾结石竟长到“鹌鹑蛋”大小。
和张大爷这类情况的人不少,尤其在四川,原本处于结石高发地区,由于农村地区就医不方便,老人独居,子女又在城里打工,身边缺乏相应医学常识的人。这种“养石为患”的情况也在所难免。作为促进结石自发排出的辅助治疗手段,药物排石疗法(MET)目前受到人们的重视。影响结石排出的主要因素是结石的大小和所处的位置。药物排石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结石直径<0.6cm;结石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结石未引起尿路完全梗阻,局部停留时间小于2周;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或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治疗。满足以上情况方可药物排石。临床医生主要以以下几类药物进行排石治疗。
1、a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松弛输尿管平滑肌,抑制输尿管痉挛,扩张输尿管管腔。已发现输尿管全段的平滑肌上都表达有a肾上腺素能受体,输尿管下段表达的密度最大。使用a受体阻滞剂可降低输尿管的收缩力,减少其收缩频率,增加输尿管腔内液体团的传输量,因而可促进结石的排出,并可减少疼痛发作。多个临床研究证实,a受体阻滞剂对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易于服用。与其他药物进行比较,a受体阻滞剂无论在排石率、排石时间、疼痛发作、药物副作用、排石大小等方面都表现出更佳的效果。目前常用的a受体阻滞剂包括:坦索罗辛,特拉唑嗪等。
2、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抑制输尿管痉挛而不影响其张力活动,因此,这类药物可用作解痉药来舒张平滑肌,抑制结石刺激引起的输尿管痉挛。常用的药物是硝苯地平和维拉帕米
3、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或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双氯芬酸钠(扶他林)和吲哚美辛(消炎痛),可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结石嵌顿部位的局部水肿和炎症,松弛肾盂-输尿管壁的平滑肌,降低肾内压,对控制肾绞痛相当有效。常用药物是双氯芬酸钠和吲哚美辛。
4、类固醇激素:性激素是具有扩展输尿管和促进排石的作用,其中,孕激素可以减弱输尿管肌肉的活力。常用的药物是黄体酮。
5、中医中药:治疗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主,佐以理气活血、软坚散结等。
药物排石过程中需要多饮水,保证尿路在ml左右,同时还需要适当运动。最重要的是在药物排石治疗过程中,最好定期复查结石,避免结石长大,像张大爷这种情况,最终需要手术治疗。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小。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不作为商业用途,疾病的治疗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