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坚守116天的武汉护士,有5个恋人微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130327/4146707.html

“护士是离患者最近的人,在坚守患者的过程中看到了希望,就能得到认同感和成就感。”

新京报记者戴轩

援鄂医疗队的战友们陆续归家后,华中医院ICU护士长熊杰回到隔离病房,继续护理余下的十多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其中有人已入院3个多月。

羽绒服换成单衣,短发长成长发,到5月11日,熊杰的“抗疫”之路持续了天,她要送最后一位患者出院,才能回归正常生活。朋友圈中逐日的“苏醒”武汉,已让她感到胜利在望。

▲熊杰在检查ECMO管路。受访者供图

在中法新城院区修建“新冠ICU”

武汉的发热门诊从未像今年冬季那么繁忙。

1月中上旬,医院一向冷清的发热门诊,开始一天挂出五六百个号,陆续有医院。

熊杰所在的ICU,开始收治不明原因肺炎感染的患者。这个很快被定名为“新冠肺炎”的疾病,最先侵袭人体的肺部,造成严重缺氧,ICU集中了最多的呼吸机,也开始住进越来越多的病人。

这是所有人意识到问题的开始。1月27日,熊杰接到通知,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工作。当时,武汉疫情的严重态势逐渐暴露,调岗来得突然,熊杰穿着过年新买的羽绒服,只来得及拿个塑料袋装了工作服就走,到了中法新城才知道要进隔离区护理新冠肺炎患者,恐惧的情绪一下子冒了头。

“不怕是不可能的。新冠明确具有传染性,又看到了那么多重症的患者,身边也有人被感染。”不过,熊杰没有特意与恐惧战斗,到了中法新城,她和同事马上开始培训防护知识、进行收治病人准备,庞大的工作量面前,恐惧找不到插空的时间,自行烟消云散了。

和武医院一样,中法新城院区也面临隔离病房改造的问题。正是春节,工人不够,护士来凑,搬运物资、腾空病房楼、做清扫保洁。由于患者积压过多,新开一个病区就收治一批患者,她一边参与新病区改造、一边进隔离区做救治护理。

前期没得到及时救治的患者很多转为重症。1月31日,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被指定为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医院,不少知名重症专家赶来武汉。熊杰陪着援鄂医疗队在院区考察,48小时内,ICU建了起来,32张床位一天内全部住满,她和重症专家杜斌进入病区,给病人插管。

之后,她很快又开始负责新一个ICU的建设,每天回到驻地,时针已经转过了24点。

“当时脑子里还有个幼稚的想法,等疫情结束了,我老公肯定来接我,我就换上旧大衣,扔掉这身羽绒服,别把病*带回去。”熊杰说。

如今,她早就换上了单衣,还是没能回家。

▲熊杰送一位患者出院。受访者供图

1部手机和5个“恋人”

熊杰已经从业30来年。但这次,ICU的患者和以往不一样。

她所在的病区,收治的患者都是“重中之重”。以往,ICU中最多有两个俯卧位通气的患者,在这里,4成患者要俯卧位通气,有的患者身上插着六七根管子,胃管、气管、尿管、中心静脉导管……完全不能动。一些患者重达斤,要把他们翻成俯卧位,保证管子不错位,是高难度操作,也带来更高的感染风险。

除了病重,人和人的距离也被拉开,患者家属不能陪伴探视,医务人员又穿着厚厚的防护设备,听力、视力受阻,医患间的沟通变得很不容易。这种“隔离”加重了患者的恐惧,有时演变为对治疗的抗拒。

熊杰是护士长,保证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双重安全成为她最大的压力所在。“这么多重症患者,最好是高年资的ICU护士去护理,但不可能这么多人。我们病区集中的护士,来自20多个科室,很多没有ICU经验。”

她选择自己进隔离区梳理重病人的风险点,指导年轻护士的工作,同时改进人员搭配,“强带弱”帮衬着上。

这支护理团队中很多是95后的年轻人,和熊杰的儿子差不多大,有的没进过隔离区,不适应防护服和护目镜,恶心、呕吐,甚至吐进口罩里。熊杰不放心,加了隔离区5部公用手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